蕘字組詞 蕘的詞語
蕘字的常見組詞有:蕘花、行牧且蕘、芻蕘、蕘子、蕘豎、蕘牧、薪蕘、芻蕘之見、芻蕘之言、詢蕘、詢于芻蕘、苕蕘,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蕘字的意思
ráo 1.柴草。2.打柴。也指打柴草的人。
含有蕘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蕘花 | 蕘花 ráohuā 落葉灌木,葉子對生,花黃色,核果黑色。其莖皮纖維是造紙的原料蕘花 yáohuā 即一把香,一種蕘花屬落葉灌木,高1米多,枝葉均對生,葉橢卵形,全緣,花黃色,成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供觀賞,花可入藥,莖皮纖維可造紙,分布于中國、阿富汗和印度等辭典解釋蕘花 ráo huā ㄖㄠˊ ㄏㄨㄚ 植物名。瑞香科蕘花屬,落葉小灌木。莖高一公尺余,枝葉均對生。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尖,全緣。花被筒狀,色黃。莖皮的纖維可用來制紙。 |
行牧且蕘 | 行牧且蕘 xíngmùqiěráo 一邊放牛,一邊打柴。行,從事,做。且,連接同時做的兩個動作童區寄者,郴州蕘牧兒也。行牧且蕘。——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
芻蕘 | 芻蕘 chúráo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先民有言,詢于芻蕘。——《詩·大雅·板》芻蕘之微,先民詢之。——劉開《問說》辭典解釋芻蕘 chú ráo ㄔㄨˊ ㄖㄠˊ 割草砍柴。 《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割草砍柴的人。 《淮南子.主術》:「然而群臣志達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雖在褐夫芻蕘,猶不可棄也。」 謙稱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若賜觀芻蕘,請給以紙筆。」 |
蕘子 | 樵夫。 |
蕘豎 | 刈草打柴的童子。 辭典解釋蕘豎 ráo shù ㄖㄠˊ ㄕㄨˋ 割草的人。 《資治通鑒.卷五一.漢紀四十三.順帝永建六年》:「或牧兒、蕘豎薪刈其下。」 |
蕘牧 | 打草與放牧。亦指打草與放牧的人。 |
薪蕘 | 薪柴;柴草。 |
芻蕘之見 | |
芻蕘之言 | |
詢蕘 | 見"詢于芻蕘"。 |
詢于芻蕘 | 與樵夫商議事情﹐意謂不恥下問。 辭典解釋詢于芻蕘 xún yú chú ráo ㄒㄩㄣˊ ㄩˊ ㄔㄨˊ ㄖㄠˊ 芻蕘,割草砍柴的人。詢于芻蕘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詢問請教。謂不恥下問。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苕蕘 | 傳說中的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