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字組詞 薛的詞語
薛字的常見組詞有:薛夜來、薛陶牋、薛寶釵、薛濤牋、薛仁貴、薛濤、滕薛爭長、薛燭、薛瑄、薛濤牋、薛濤箋、褚薛、薛延陀、薛夜來、薛居正、薛逢、毛薛、斛薛、薛卞、薛燭、薛濤箋、薛福成、薛越、薛道衡、薛陶箋、怯薛、滕薛爭長、三薛、岐薛,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薛字的意思
xuē 周朝國名。在今山東滕州一帶。
含有薛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薛夜來 | 三國魏文帝曹丕的寵姬。原名薛靈蕓,常山人,美容貌。魏文帝改其名曰夜來。夜來妙于針工,雖處于深帷之內,于深帷之內,不用燈燭之光,縫制立成,宮中號為針神。見晉王嘉《拾遺記.魏》。 |
薛陶牋 | 見“薛濤箋 ”。 |
薛寶釵 | 辭典解釋薛寶釵 xuē bǎo chāi ㄒㄩㄝ ㄅㄠˇ ㄔㄞ 清朝曹雪芹《紅樓夢》小說中的人物。為賈寶玉的兩姨表姐,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程高續本后四十回寫寶釵嫁與寶玉為妻。 英語 Xue Baochai, female character in Dream of Red Mansions, married to Jia Baoyu 賈寶玉|賈寶玉法語 Xue Baochai |
薛濤牋 | |
薛仁貴 | 辭典解釋薛仁貴 xuē rén guì ㄒㄩㄝ ㄖㄣˊ ㄍㄨㄟˋ 人名。(西元612~681)?名禮,唐絳州龍門人(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二里)?。少貧賤,以田為業。善騎射,貞觀年間隨太宗征遼東,所向披靡。高宗時屢破高麗、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永淳二年卒,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后世據其功勛,編撰雜劇與演義。 英語 Xue Rengui (614-683)? great Tang dynasty general法語 Xue Rengui |
薛濤 | 辭典解釋薛濤 xuē táo ㄒㄩㄝ ㄊㄠˊ 人名。(西元768~831)?字洪度。唐長安人,知音律,工詩文,有才情,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制松花紙與深紅小粉箋,裁書供吟,酬獻賢杰,時人稱為「薛濤箋」。著有《詩集》一卷。 |
滕薛爭長 | 《左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爭長。"后以"滕薛爭長"為典﹐謂競相生長。 辭典解釋滕薛爭長 téng xuē zhēng cháng ㄊㄥˊ ㄒㄩㄝ ㄓㄥ ㄔㄤˊ 春秋時,滕侯與薛侯互爭席次的故事。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后比喻互比高下,互爭長短。 |
薛燭 | 1.春秋越人,善相劍。 |
薛瑄 | 辭典解釋薛瑄 xuē xuān ㄒㄩㄝ ㄒㄩㄢ 人名。(西元1392~1464)?字德溫,號敬軒,明河津人。成祖永樂年間進士,英宗時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參預機務,學本程朱,以躬行復性為主,世稱瑄為「河東派」。為文雅正,詩多沖澹高秀、吐言天拔。卒贈禮部尚書,謚文清。著有《薛文清集》、《河汾詩集》、《薛子道論》、《從征名言》、《讀書錄》等。 |
薛濤牋 | 見“薛濤箋 ”。 |
薛濤箋 | 見"薛濤箋"。 辭典解釋薛濤箋 xuē táo jiān ㄒㄩㄝ ㄊㄠˊ ㄐㄧㄢ 唐代名妓薛濤所制的深紅小彩箋。今亦指紅色八行箋。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這是甚么紙?』(旦)?『薛濤箋。』」 |
褚薛 | 1.初唐書法家褚遂良﹑薛稷的并稱。 |
薛延陀 | 辭典解釋薛延陀 xuē yán tuó ㄒㄩㄝ ㄧㄢˊ ㄊㄨㄛˊ 國名。崛起于漠北,先世為薛部與延陀部,同屬敕勒部落,后薛滅延陀,遂改名為「薛延陀」。唐太宗時,封其首領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樹牙于郁督軍山(今杭愛山東支)?,曾與回紇共助唐朝滅東突厥。貞觀末,發生內亂,為李?所滅。 |
薛夜來 | 三國魏文帝曹丕的寵姬。原名薛靈蕓,常山人,美容貌。魏文帝改其名曰夜來。夜來妙于針工,雖處于深帷之內,于深帷之內,不用燈燭之光,縫制立成,宮中號為針神。見晉王嘉《拾遺記.魏》。 |
薛居正 | 辭典解釋薛居正 xuē jū zhèng ㄒㄩㄝ ㄐㄩ ㄓㄥˋ 人名。(西元912~981)?字子平。宋開封浚儀人。五代后唐進士,氣貌瑰偉,性行純孝,居家儉約,為相寬簡,好讀書,為文落筆不肯自休。其所監修的《五代史》,可幫助考古者參稽,與歐陽修所撰的《五代史記》,各有體裁,難于偏廢。卒謚文惠,著有《文惠集》。 英語 Xue Juzheng (912-981)?, Song historian and compiler of History of the Five Dynasties between Tang and Song 舊五代史|舊五代史 |
薛逢 | 辭典解釋薛逢 xuē féng ㄒㄩㄝ ㄈㄥˊ 人名。字陶臣,生卒年不詳,唐蒲州人(今山西省永濟縣)?。工詩賦,會昌元年(西元841)?進士,以持論鯁切,謀略高超,而自標顯。遭忌,累遷巴、蓬、綿三州刺史,官終于秘書監。著有《詩集》、《別紙》、《賦集》等。 |
毛薛 | 戰國時趙處士毛公與薛公的合稱。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魏公子信陵君客趙﹐聞二人名﹐折節往從之游。后秦兵攻魏﹐信陵君不歸﹐二人力勸其歸救魏國﹐終于大破秦軍。事詳《史記.魏公子列傳》。后亦泛指有才能而受到器重的布衣之士。 |
斛薛 | 部落名。又復姓。北魏時屬高車部。高車或曰敕勒,鐵勒,散處漠北。唐貞觀中鐵勒十一部內附,太宗以其地置高闕州。 |
薛卞 | 1.指古代善于鑒定刀劍的薛燭和能夠發現寶玉的卞和。后比喻善于鑒識和發現人才者。 |
薛燭 | 1.春秋越人,善相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