蜓字組詞 蜓的詞語
蜓字的常見組詞有:蜻蜓、蜻蜓點水、蜻蜓舟、蝘蜓嘲龍、玉蜻蜓、蜻蜓撼石柱、豎蜻蜓、虺蜓、竹蜻蜓、靑蜓、蜻蜓樹、蜻蜓撼鐵柱、蜻蜓點水、螟蜓、蜻蜓艇、蜻蜓樹、蜻蜓撼鐵柱、捺蜻蜓、蝘蜓、蝘蜓嘲龍、蜓翼、蜓蚞、豎蜻蜓、青蜓,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蜓字的意思
tíng 見〔蜻蜓〕、〔蝘蜓〕
含有蜓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蜻蜓 | 蜻蜓 qīngtíng(1) ∶構成蜻蜓目的任何種大形的昆蟲,有很多復眼的大形頭部,觸角短小,腹部細長,四只窄長有網狀脈的翅,顎粗壯,足適于握住獵物,對人完全無害而屬于最有用的昆蟲,成蟲取食飛翔捉到的昆蟲并消滅大量蠅蚋與蚊蟲,而水生若蟲捕食消滅蚊蟲幼蟲(2) ∶蜻蜓目的昆蟲辭典解釋蜻蜓 qīng tíng ㄑㄧㄥ ㄊㄧㄥˊ 動物名。昆蟲綱蜻蛉目。身體細長,頭部有復眼一對,胸部背面有膜質翅兩對。生活于水邊,捕食蚊蠅為生,是一種益蟲。雌的以尾點水產卵水中。幼蟲為水蠆。 也稱為「青蛉」。英語 dragonfly德語 Gro?libelle ( lat: Anisoptera )? (S, Bio)?, Gro?libellen ( lat: Anisoptera, eine Unterordnung der Libellen )? (S, Bio)?, Libelle (S, Bio)?法語 libellule, anisoptera |
蜻蜓點水 | 1.語出唐杜甫《曲江》詩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謂蜻蜓飛行水面產卵﹐尾部觸水即起。 2.用以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辭典解釋蜻蜓點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ㄑㄧㄥ ㄊㄧㄥˊ ㄉㄧㄢˇ ㄕㄨㄟˇ 比喻膚淺而不深入的接觸。 如:「做學問若只是蜻蜓點水,則無法有更深入的見解。」 |
蜻蜓舟 | 一種小船。 |
蝘蜓嘲龍 | 以蝘蜓比作龍﹐有隨意混雜﹐貶低一方之意。語出漢揚雄《解嘲》:"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蜓而嘲龍。" |
玉蜻蜓 | 辭典解釋玉蜻蜓 yù qīng tíng ㄩˋ ㄑㄧㄥ ㄊㄧㄥˊ 一種長篇彈詞。為清朝作品,作者不詳。敘述富子弟申貴升與尼姑智貞私通,后申生病死庵中,智貞生下遺腹子,交由他人收養,長大后考中解元,才得返庵堂認母歸宗的故事。 |
蜻蜓撼石柱 | 見"蜻蜓撼鐵柱"。 辭典解釋蜻蜓撼石柱 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ㄑㄧㄥ ㄊㄧㄥˊ ㄏㄢˋ ㄕˊ ㄓㄨˋ 蜻蜓搖撼石柱。比喻不自量力。 《西游記.第四十二回》:「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 英語 lit. the dragon-fly shakes the stone tower (idiom)?; fig. to overestimate one's capabilities |
豎蜻蜓 | 1.一種雜戲,其動作為頭腳倒豎,用雙手支撐全身。亦泛指這種動作。 辭典解釋豎蜻蜓 shù qīng tíng ㄕㄨˋ ㄑㄧㄥ ㄊㄧㄥˊ 倒立,腳下頭上的立起來。 《西游記.第二八回》:「翻觔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 |
虺蜓 | 1.蜥蜴和壁虎。泛指蟲豸。 |
竹蜻蜓 | 辭典解釋竹蜻蜓 zhú qīng tíng ㄓㄨˊ ㄑㄧㄥ ㄊㄧㄥˊ 一種童玩。在螺旋槳狀的竹片中央插入細竹棒作軸,狀似蜻蜓,搓轉細軸,可使其飛轉而出。 也稱為「竹蜻蛉」。 |
靑蜓 | |
蜻蜓樹 | 傳說中的樹名。 |
蜻蜓撼鐵柱 | 形容自不量力。 |
蜻蜓點水 | 1.語出唐杜甫《曲江》詩之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謂蜻蜓飛行水面產卵﹐尾部觸水即起。 2.用以比喻做事膚淺不深入。 辭典解釋蜻蜓點水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ㄑㄧㄥ ㄊㄧㄥˊ ㄉㄧㄢˇ ㄕㄨㄟˇ 比喻膚淺而不深入的接觸。 如:「做學問若只是蜻蜓點水,則無法有更深入的見解。」英語 lit. the dragonfly touches the water lightly, superficial contact (idiom)?德語 etwas nur oberfl?chlich behandeln (Sprichw)?法語 (expr. idiom.)? comme la libellule qui rase la surface de l'eau, ne faire qu'effleurer la question |
螟蜓 | 傳說中的鬼神名。 |
蜻蜓艇 | 蜻蜓舟。一種小船。 |
蜻蜓樹 | 傳說中的樹名。 |
蜻蜓撼鐵柱 | 形容自不量力。 |
捺蜻蜓 | 豎蜻蜓。身體倒立。 |
蝘蜓 | 守宮。俗稱壁虎。古籍多與蜥蜴﹑蠑螈等相混。 辭典解釋蝘蜓 yǎn tíng ㄧㄢˇ ㄊㄧㄥˊ 守宮的別名。參見「守宮」條。 |
蝘蜓嘲龍 | 以蝘蜓比作龍﹐有隨意混雜﹐貶低一方之意。語出漢揚雄《解嘲》:"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蜓而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