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字組詞 豸的詞語
豸字的常見組詞有:獬豸、蟬冠豸繡、鐵豸、鱸豸、豸種、豸繡、獬豸冠、豸史、豸補、靈豸、蟲豸、貏豸、觸豸、蟲豸、豸官、豸補、豸袍、豸簪、豸衣、豸繡、豸佩、豸角冠、豸豸、豸種、豸角、豸黼、豸班、豸冠、有豸、鐵豸,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豸字的意思
zhì [zhì]古書上指沒有腳的蟲子。[蟲豸]舊時對蟲子的通稱。[zhài][冠豸山]山名,在福建省連城。
含有豸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獬豸 | 獬豸 xièzhì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異獸,能辨曲直,見人爭斗就用角去頂壞人凡罪疑者,俱令獬豸觸之。——《鏡花緣》辭典解釋獬豸 xiè zhì ㄒㄧㄝˋ ㄓˋ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英語 Xiezhi, mythical Chinese unicorn |
蟬冠豸繡 | 古代御史大夫的冠服。蟬冠﹐貂蟬冠;豸繡﹐繡著獬豸的補服。 |
鐵豸 | 指豸冠。古代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冠之柱卷系鐵鑄成﹐故稱。 |
鱸豸 | 1.鱸魚。 |
豸種 | 舊時對我國北方貉等少數民族的貶稱。 |
豸繡 | 1.古時監察﹑執法官所穿的繡有獬豸圖案的官服。 2.借指監察﹑執法官。 |
獬豸冠 | 古代御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指御史等執法官吏。辭典解釋獬豸冠 xiè zhì guān ㄒㄧㄝˋ ㄓˋ ㄍㄨㄢ 古代執法的人所戴的禮帽。《續漢書志.第三○.輿服志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唐.張謂〈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越人自貢珊瑚樹,漢使何勞獬豸冠。」也作「解冠」、「獬冠」。 |
豸史 | 對府推官的別稱。 |
豸補 | 舊時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官服。其前胸﹑后背綴有金線或采絲繡成的補子,圖形為獬豸,故稱。 |
靈豸 | 即獬豸。傳說中的神獸﹐相傳能辨曲直。 |
蟲豸 | 小蟲的通稱。詈詞。喻指下賤者。辭典解釋蟲豸 chóng zhì ㄔㄨㄥˊ ㄓˋ 昆蟲的通稱。 《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 罵人輕賤的話。 《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蟲豸,有靦面目耳。」 《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盧程傳》:「爾何蟲豸,恃婦家力也!」 英語 small bug, base person (used as a curse word)? |
貏豸 | 1.山勢連延漸平貌。 2.枝干盤曲伸展貌。 辭典解釋貏豸 bǐ zhì ㄅㄧˇ ㄓˋ 逐漸平坦的山勢。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陂池貏豸,沇溶淫鬻。」 |
觸豸 | 1.即獬豸。相傳獬豸為古代神羊,能辨觸奸佞,故稱。 |
蟲豸 | 小蟲的通稱。詈詞。喻指下賤者。辭典解釋蟲豸 chóng zhì ㄔㄨㄥˊ ㄓˋ 昆蟲的通稱。 《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 罵人輕賤的話。 《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蟲豸,有靦面目耳。」 《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傳.盧程傳》:「爾何蟲豸,恃婦家力也!」 |
豸官 | 御史的別稱。因其服飾有獬豸,故名。 |
豸補 | 舊時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官服。其前胸﹑后背綴有金線或采絲繡成的補子,圖形為獬豸,故稱。 |
豸袍 | 古代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繡有獬豸,故稱。 |
豸簪 | 刻有獬豸形的發簪,古代監察﹑執法官所用。 |
豸衣 | 1.古時監察﹑執法等官員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繡有獬豸,故稱。 2.借指御史。 |
豸繡 | 1.古時監察﹑執法官所穿的繡有獬豸圖案的官服。 2.借指監察﹑執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