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字組詞 邕的詞語
邕字的常見組詞有:邕劇、邕劇、邕潰、時邕、肅邕、邕滯、李邕、崔敬邕墓誌銘、蔡邕、蔡邕倒屣、邕容、邕滯、邕邕、邕文、邕睦、邕穆、邕潰、邕熙、肅邕、時邕,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邕字的意思
yōng 1.邕江,水名,在廣西。2.廣西南寧的別稱。
含有邕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邕劇 | 邕劇 yōngjù 在廣西粵語區盛行的一種地方戲辭典解釋邕劇 yōng jù ㄩㄥ ㄐㄩˋ 流行于廣西百色一帶以及云南、貴州部分地區的劇種。清道光、咸豐年間形成于邕州。唱腔和劇目都與祁劇、桂劇相近,并吸收部分粵劇風格。特別注重武打。 |
邕劇 | 邕劇 yōngjù 在廣西粵語區盛行的一種地方戲辭典解釋邕劇 yōng jù ㄩㄥ ㄐㄩˋ 流行于廣西百色一帶以及云南、貴州部分地區的劇種。清道光、咸豐年間形成于邕州。唱腔和劇目都與祁劇、桂劇相近,并吸收部分粵劇風格。特別注重武打。 |
邕潰 | 謂河道壅塞和河堤潰決。邕,通"壅"。 |
時邕 | 見“時雍 ”。 |
肅邕 | 見"肅雍"。 |
邕滯 | 壅塞阻滯。邕,通"壅"。 |
李邕 | (678-747)唐代書法家。字泰和,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工文,長于碑頌。善行書,筆力沉雄。有碑刻《麓山寺碑》等存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李北海集》。辭典解釋李邕 lǐ yōng ㄌㄧˇ ㄩㄥ 人名。(西元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省)?人,為李善之子。唐代書法家。玄宗時任北海太守,世稱為「李北海」。為人剛正不屈,后為李林甫所害。精書法,初學王羲之,復自成一格。擅以行楷寫碑,筆力雄渾,風骨勁拔。有《李北海集》,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碑〉等。 |
崔敬邕墓誌銘 | 辭典解釋崔敬邕墓志銘 cuī jìng yōng mù zhì míng ㄘㄨㄟ ㄐㄧㄥˋ ㄩㄥ ㄇㄨˋ ㄓˋ ㄇㄧㄥˊ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西元517年)?刻,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在河北省安平縣出土,不久原石即下落不明。今有拓本影印傳世。此志用筆圓暢,氣質高華,為北魏碑刻之名品。 |
蔡邕 | 辭典解釋蔡邕 cài yōng ㄘㄞˋ ㄩㄥ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于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后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也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于獄中。著有《獨斷》、《蔡中郎集》。 德語 Cai Yong (Eig, Pers, 133 - 193)?法語 Cai Yong |
蔡邕倒屣 | 辭典解釋蔡邕倒屣 cài yōng dào xí ㄘㄞˋ ㄩㄥ ㄉㄠˋ ㄒㄧˊ 漢時蔡邕遇見遷徙到長安的王粲,以為奇才。當時蔡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賓客盈門,一日聽見王粲來到門口,來不及穿好鞋,急忙出迎。典出《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 |
邕容 | 1.猶雍容。形容文雅大方,從容不迫。邕,通"雍"。 2.邕州和容州的并稱。 |
邕滯 | 壅塞阻滯。邕,通"壅"。 |
邕邕 | 1.邕,通"雍"。群鳥和鳴聲。 2.邕,通"雍"。和樂貌。 辭典解釋邕邕 yōng yōng ㄩㄥ ㄩㄥ 和諧的樣子。《文選.枚乘.七發》:「螭龍德牧,邕邕群鳴。」三國魏.嵇康〈游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也作「雍雍」。 英語 variant of 雍雍 |
邕文 | 1.雍容大雅的文章。邕,通"雍"。 |
邕睦 | 和睦;和洽。邕,通"雍"。 |
邕穆 | 1.和睦敬肅。邕,通"雍"。 |
邕潰 | 謂河道壅塞和河堤潰決。邕,通"壅"。 |
邕熙 | 1.邕,通"雍"。和洽興盛。亦指和平盛世。 2.邕,通"雍"。三國魏鼓吹曲名。 |
肅邕 | 見"肅雍"。 |
時邕 | 見“時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