饔字組詞 饔的詞語
饔字的常見組詞有:饔飧不繼、饔飧不飽、饔飧不給、賜饔、內饔、餕饔、饔餼、饔飧不繼、饔飱不繼、佐饔得嘗、屍饔、饔飱不給、饔飧不濟、朝饔夕飧、朝饔、佐饔得嘗、致饔、玉饔、饔飦、饔子、饔膳、饔餼、饔餐、饔人、饔夫、饔飱不給、饔飧不飽、饔飱不繼、饔飱、饔飧不濟,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饔字的意思
yōng 熟食,有時專指早飯。
含有饔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饔飧不繼 | 饔飧不繼 yōngsūn-bùjì 指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辭典解釋饔飧不繼 yōng sūn bù jì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ㄐㄧˋ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明.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給」。 反義詞口厭肥甘 |
饔飧不飽 | 辭典解釋饔飧不飽 yōng sūn bù bǎo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ㄅㄠˇ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況且民窮財盡,百姓饔飧不飽,沒閑錢去養馬騾。」也作「饔飧不給」、「饔飧不繼」。 |
饔飧不給 | 一日三餐不能自給。形容窮苦。辭典解釋饔飧不給 yōng sūn bù jǐ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ㄐㄧˇ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一一.天下第一》:「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繼」。 |
賜饔 | 古代諸侯行聘禮時的禮節。主國國君派卿到賓館向別國使者送去活牲等,稱為"賜饔"。 |
內饔 | 1.官名。《周禮》天官的屬官,掌管王﹑后﹑世子的飲食和宗廟祭享用品。 2.借指宮廷中的膳食。 |
餕饔 | 煮熟的食物。 |
饔餼 | 1.亦作"?餼"。 2.古代諸侯行聘禮時接待賓客的大禮,饋贈較多。 3.泛指接待異國來賓的隆盛的饋贈。 辭典解釋饔餼 yōng xì ㄩㄥ ㄒㄧˋ 饔,已殺好的牲畜。餼,活的牲畜。饔餼指古代的祭品。 《周禮.秋官.司儀》:「致飧如致積之禮」句下漢.鄭玄.注:「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 《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 漢.鄭玄.注:「牲,殺曰饔,生曰餼。」 英語 to present slaughtered or live animals |
饔飧不繼 | 饔飧不繼 yōngsūn-bùjì 指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辭典解釋饔飧不繼 yōng sūn bù jì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ㄐㄧˋ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明.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給」。 反義詞口厭肥甘 |
饔飱不繼 | 饔飧不繼 yōngsūn-bùjì 指生活貧困,吃了上頓沒有下頓辭典解釋饔飧不繼 yōng sūn bù jì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ㄐㄧˋ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明.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給」。 反義詞口厭肥甘 |
佐饔得嘗 | 《國語.周語下》:"佐者嘗焉,佐斗者傷焉。"韋昭注:",烹煎之官也。"后因稱助人為善者得善報為"佐饔得嘗"。 辭典解釋佐饔得嘗 zuǒ yōng dé cháng ㄗㄨㄛˇ ㄩㄥ ㄉㄜˊ ㄔㄤˊ 協助烹調的人也嘗到美食。語本《國語.周語下》:「佐饔者嘗焉,佐斗者傷焉。」三國吳.韋昭.注:「饔,烹煎之官也。」后用以比喻助人行善,自己也會得到善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王子晉云:『佐饔得嘗,佐斗得傷。』此言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
屍饔 | 主管炊食勞作之事。 辭典解釋尸饔 shī yōng ㄕ ㄩㄥ 主管烹飪飲食的事。 《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女即入廚下,代母尸饔。」 |
饔飱不給 | 一日三餐不能自給。形容窮苦。辭典解釋饔飧不給 yōng sūn bù jǐ ㄩㄥ ㄙㄨㄣ ㄅㄨˋ ㄐㄧˇ 三餐不繼。形容生活非常困苦。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卷一一.天下第一》:「至饔飧不給,部民有饋白粲者。」也作「饔飧不飽」、「饔飧不繼」。 |
饔飧不濟 | 同"饔飧不繼"。 |
朝饔夕飧 | 謂才疏力薄﹐除吃飯外別無所能。 辭典解釋朝饔夕飧 zhāo yōng xì sūn ㄓㄠ ㄩㄥ ㄒㄧˋ ㄙㄨㄣ 飲食以外,別無所事。 明.李東陽〈后東山草堂賦〉:「吾儕細人,朝饔夕飧,觀山而不窮其巔,望海而不極其源。」 英語 lit.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 and supper in the evening (idiom)?, fig. to do nothing but eat and drink |
朝饔 | 1.早餐﹐早晨的飯食。 2.吃早餐。 |
佐饔得嘗 | 《國語.周語下》:"佐者嘗焉,佐斗者傷焉。"韋昭注:",烹煎之官也。"后因稱助人為善者得善報為"佐饔得嘗"。 辭典解釋佐饔得嘗 zuǒ yōng dé cháng ㄗㄨㄛˇ ㄩㄥ ㄉㄜˊ ㄔㄤˊ 協助烹調的人也嘗到美食。語本《國語.周語下》:「佐饔者嘗焉,佐斗者傷焉。」三國吳.韋昭.注:「饔,烹煎之官也。」后用以比喻助人行善,自己也會得到善報。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王子晉云:『佐饔得嘗,佐斗得傷。』此言為善則預,為惡則去,不欲黨人非義之事也。」 |
致饔 | 古代諸侯朝聘﹐入居館舍后﹐主國向來賓贈送食品。 |
玉饔 | 1.猶玉食。 |
饔飦 | 飯食。 |
饔子 | 廚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