鮒字組詞 鮒的詞語
鮒字的常見組詞有:涸轍之鮒、鯢鮒、鮒鰅、鮒魚、轍中鮒、轍中涸鮒、轍鮒、莊鮒、鮒子、射鮒、鮒隅、轍鮒之急、鮒蟄之穴、涸鮒、谷鮒、涸鮒得水、鮒禺、涸轍鮒、孔鮒、鮒魚困涸轍、井鮒,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鮒字的意思
含有鮒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涸轍之鮒 | 《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河侯。辭典解釋涸轍之鮒 hé chè zhī fù ㄏㄜˊ ㄔㄜˋ ㄓ ㄈㄨˋ 轍,車輪輾地所留下的痕跡。鮒,鯽魚。在干枯車轍中的鯽魚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時間遠去西江取水,則不過是空口白話,無法解決問題。典出《莊子.外物》。后比喻陷處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蘇軾〈乞開杭州西湖狀〉:「若一旦堙塞,使蛟龍魚鱉,同為涸轍之鮒,臣子坐觀,亦何心哉?」也作「涸轍枯魚」、「涸轍窮鱗」、「涸轍窮魚」、「涸轍之枯」、「涸轍之魚」。 英語 lit. a fish in a dried out rut (idiom)?, fig. a person in dire straits德語 wie ein Fisch auf dem Trockenen (Sprichw)? |
鯢鮒 | 泛指小魚。 辭典解釋鯢鮒 ní fù ㄋㄧˊ ㄈㄨˋ 小魚。 《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于得大魚難矣。」 |
鮒鰅 | 見"鮒隅"。 |
鮒魚 | 1.即鯽魚。 2.山名。在今河南省清豐縣頓丘故城西北。一名高陽山,又名青冢山。傳說帝顓頊高陽氏葬于此山之陽。 辭典解釋鮒魚 fù yú ㄈㄨˋ ㄩˊ 鯽魚的別名。參見「鯽魚」條。 |
轍中鮒 | 見“轍中鱗 ”。 |
轍中涸鮒 | 同“轍鮒 ”。 |
轍鮒 | 《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后因以"轍鮒"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辭典解釋轍鮒 chè fù ㄔㄜˋ ㄈㄨˋ 困在干涸車轍中的魚。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 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真成窮轍鮒,或似喪家狗。」 |
莊鮒 | 1.《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鮒,鯽魚。后以"莊鮒"比喻處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
鮒子 | 即妾魚。 |
射鮒 | 射取小魚。《易.井》:"井谷射鮒,甕敝漏。"高亨注:"井谷猶井口也。山口出水謂之谷﹐故井口謂之井谷。鮒﹐小魚名。甕﹐汲水瓶。敝﹐破也。爻辭言:從井口以弓矢射井中之小鮒魚﹐不能中魚﹐反而穿其甕﹐甕以破漏矣。此比喻人行事所用之手段不適合客觀條件﹐以致失敗。"后用為典實。 |
鮒隅 | 1.亦作"鮒禺"。亦作"鮒鰅"。 2.山名。即鮒魚山。 |
轍鮒之急 | 辭典解釋轍鮒之急 chè fù zhī jí ㄔㄜˋ ㄈㄨˋ ㄓ ㄐㄧˊ 魚困在干涸的車轍中,非常危急。典出《莊子.外物》。比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 如:「盼諸位伸出援手以救我轍鮒之急。」 |
鮒蟄之穴 | 《易.井》:"井谷射鮒。"孔穎達疏:"子夏傳曰:井下蝦?呼為鮒魚也。"井底為井蛙蟄伏的窟穴,故用以代稱井。 |
涸鮒 | 見"涸轍之鮒"。 辭典解釋涸鮒 hé fù ㄏㄜˊ ㄈㄨˋ 比喻處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參見「涸轍之鮒」條。 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 |
谷鮒 | 《易.井》:"井谷射鮒。"孔穎達疏:"《子夏傳》云:'井中蝦?呼為鮒魚也。'"后即以"谷鮒"指井中蝦蟆。 |
涸鮒得水 | 見“涸魚得水 ”。 |
鮒禺 | 見"鮒隅"。 |
涸轍鮒 | 見“涸轍之鮒 ”。 |
孔鮒 | 辭典解釋孔鮒 kǒng fù ㄎㄨㄥˇ ㄈㄨˋ 人名。字甲,一字子魚。生卒年不詳。秦末儒生,孔子八世孫。博通六藝,居魏為名士。秦始皇并天下,拜少傅。李斯議焚書,孔鮒藏《論語》、《尚書》、《孝經》于壁中,退隱嵩山。后陳勝反秦,聘為博士,尋托疾而退,卒于陳。所著《孔叢子》,后人或以為他人偽托。 |
鮒魚困涸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