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怎么讀 側的意思

漢字 | 側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ㄜˋ|ㄗㄜˋ|ㄓㄞ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9 |
異體字 | 仄 側 夨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側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74 |
其它編碼 | 五筆:wmjh 倉頡:obcn 鄭碼:nlkd 四角:22200 |
筆順編碼 | 32251113422 |
筆順筆畫 | ノ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丨 |
筆順名稱 | 撇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豎 豎鉤 |
側字的意思
1.旁邊。
2.用作謙詞。
3.傾斜。
4.不公正;不正派。
5.僻遠。
6.獨;特。
7.瘞埋。
8.藏伏。
9.輕微。
10.漢字筆畫中“點”的古稱。\\v。
11.同“惻”。悲傷。
[zè]1.同“仄”。古音以上、去、入三聲為仄聲,與平聲相對。
2.同“仄”。偪仄;狹窄。
3.同“昃”。太陽偏西之時。
[zhāi]傾斜。
側字的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 側
zhāi ㄓㄞˉ
◎ 均同“側”。
英語 side; incline, slant, lean
法語 c?té,flanc,se pencher,s'effacer,pencher d'un c?té
側字的詳細解釋
側字的辭典解釋
旁邊。如:「兩側」、「隨侍在側」。《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嘗與群兒戲于道側。」
不正。《書經·洪范》:「無反無側,王道正直。」《莊子·列御寇》:「醉之以酒,而觀其側。」
動傾斜。如:「側耳傾聽」、「側身而過」。唐·杜甫〈秋野〉詩五首之三:「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
處于。《淮南子·原道》:「處窮僻之鄉,側谿谷之閑。」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詩二首之一:「側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形卑微、卑下。《書經·舜典》:「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
側ㄗㄜˋ?zè(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側【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阻力切《集韻》《韻會》札色切,??音?。旁也,傾也。《詩·召南》在南山之側。《書·洪範》無反無側。《註》不偏邪也。
又??隘也。《書·堯典》明明揚側陋。
又叛黨曰反側。《後漢·光武紀》使反側子自安。
又《儀禮·旣夕》有司請祖期曰日側。《註》側,昳也。謂將過中之時。與??同。
又側注,冠名。酈食其服以見沛公。
又側生,茘支名。
又與特通。《儀禮·士冠禮》側尊一甒醴。《註》特設一尊醴也。
又《聘禮》公側授宰玉。
又側授宰幣。《註》謂君特授,不假相也。
又同仄。《史記·平準書》公卿鑄鏱官赤側。《註》赤側,錢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側【卷八】【人部】
?也。從人則聲。阻力切
說文解字注
(側)旁也。不正曰仄。不中曰側。二義有別。而經傳多通用。如反側當爲反仄。仄者、未全反也。從人。則聲。阻力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