勦怎么讀 勦的意思
“勦”字共有2個讀音:
[jiǎo]
[chāo]

漢字 | 勦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ㄠˇ|ㄔㄠ |
部首 | [力] 力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1 |
異體字 | ? ?? ?? 巢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E6 |
其它編碼 | 五筆:vjsl|vjse 倉頡:vdks 鄭碼:zdfy 四角:24927 |
筆順編碼 | 5552511123453 |
筆順筆畫 | フフフ丨フ一一一丨ノ丶フノ |
筆順名稱 | 撇點 撇點 撇點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撇 點 橫折鉤 撇 |
勦字的意思
勦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勦
jiǎo ㄐㄧㄠˇ
勞累;勞擾。 討伐;滅絕。同“剿”。其它字義
● 勦
chāo ㄔㄠˉ
抄取;抄襲。 矯健;敏捷。英語 destroy, exterminate, annihilate
德語 notschlachten, vernichten ,notschlachten, vernichten
法語 exterminer,anéantir,exterminer,anéantir,exterminer,annihiler,exterminer,annihiler
勦字的詳細解釋
勦字的辭典解釋
勦ㄐㄧㄠˇjiǎo 動
勞動、勞累。《說文解字·力部》:「勦,勞也。」《左傳·宣公十二年》:「無及于鄭而勦民,焉用之?」《文選·張衡·東京賦》:「勦民以媮樂,忘民怨之為仇。」
討伐、滅絕。如:「勦平」、「勦滅」。《書經·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勦絕其命。」通「剿」。
勦ㄔㄠchāo 動抄襲。《禮記·曲禮上》:「正爾容,聽必恭,毋勦說,毋雷同。」
形矯健、敏捷。唐·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六郡無勦兒,長刀誰拭塵。」
康熙字典解釋
勦【子集下】【力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子小切《正韻》子了切,??音??。《說文》勞也。從力,巢聲。《春秋傳》安用勦民。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鉏交切,音巢。義同。
又《廣韻》輕捷也。《韓愈詩》稟生肖勦剛。
又《集韻》初交切,音抄。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勦【卷十三】【力部】
勞也。《春秋傳》曰:“安用勦民?”從力巢聲。小子切,楚交切
說文解字注
(勦)勞也。從力。巢聲。子小切。又楚交切。二部。春秋傳曰。安用勦民。昭九年左傳。叔孫昭子曰。詩云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許檃栝其辭。按刀剖劋字亦作剿。禮記。母剿說。與此從力字絕不同。俗多淆之。
勦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勦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