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怎么讀 嗚的意思
“嗚”字共有1個讀音:
[wū]

漢字 | 嗚 |
---|---|
讀音 |
|
注音 | ㄨ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10 |
異體字 | 嗚 歍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嗚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5DA |
其它編碼 | 五筆:kwno|kqoy 倉頡:rhrf 鄭碼:jrza 四角:67027 |
筆順編碼 | 251325115444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ノ丨フ一一フ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
嗚字的意思
同“嗚”。
嗚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嗚
wū ㄨˉ
◎ 同“嗚”。
英語 sound of crying, sobbing
德語 klagen, weinen ,kr?hen, singen
法語 (onom.)? pleurnicher,hélas
嗚字的詳細解釋
嗚字的辭典解釋
嗚ㄨwū
參見「嗚呼 」條。
康熙字典解釋
嗚【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又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又《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歍【卷八】【欠部】
心有所惡,若吐也。從欠烏聲。一曰口相就。哀都切
說文解字注
(歍)心有所惡若吐也。心有所惡。若欲吐而實非吐也。山海經曰。其所歍所尼。郭曰。歍嘔猶噴吒。范注太玄曰。歐歍、逆吐之聲也。按此所謂喑噁。噁卽歍之或字也。喑於?切。噁烏路切。喑噁言其未發也。叱吒言其已發也。太玄則歐歍之歐謂吐。歍謂欲吐未吐。從欠。烏聲。哀都切。五部。一曰歍??。二字舊奪。今依廣韻一屋蹴字下補。口相就也。謂口與口相就也。
嗚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嗚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