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怎么讀 由的意思

漢字 | 由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ㄡˊ |
部首 | [田] 田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5 部外:0 |
異體字 | ? 凷 甴 逌 ?? ?? |
字形結構 | 獨體字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531 |
其它編碼 | 五筆:mhng 倉頡:lw 鄭碼:kia 四角:50600 |
筆順編碼 | 25121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 |
由字的意思
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2.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
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
5.憑借:由此可知。
6.古同“猶”,尚且,還。
7.古同“猶”,猶如,好像。
8.姓。
由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由
yóu ㄧㄡˊ
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自,從: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憑借:由此可知。古同“猶”,尚且,還。古同“猶”,猶如,好像。姓。英語 cause, reason; from
德語 durch, es ist für… zu, es zu lassen, folgen Sie, Grund, passendes zu, Ursache, von, wegen, zu
法語 cause,raison,suivre,se conformer à,laisser faire,à cause de,en raison de,par,de
由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由 yóu
〈動〉
(1) (《說文》無“由”字,古字字形)
(2) 樹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sprout]
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由。——《左傳》
(3) 又如:由蘗(樹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發的枝條);
(4) 經,由 [pass through;by way of]
誰能出不由戶?——《論語·雍也》
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獄中雜記》
(5) 又如:必由之路;,由邊門出去
(6) 行走 [walk]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yǐ)。用 [use]
君子無易由言。——《詩·小雅·小弁》。箋:“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傳·襄公三十年》。杜預注:“由,用也。”
億萬舟楫,億萬垣墻,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開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樂娛樂)
(9) 任用 [appoint]
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傳》
廢而不由,則女德不厭。——《漢書》
(10) 又如:由繹(任用之而使其盡力施展才能)
(11) 聽憑;聽任 [allow;let]
若賽錦,由你是誰,都輸與他。——《水滸傳》
(12) 又如:由得(任憑);由心(任憑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憑自己);由性(任憑心意)
(13) 遵從;遵照 [follow]
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詩·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
(14) 又如:由文(遵循禮儀);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禮(遵循禮教)
(15) 游玩 [stroll about]。如:由衍(游行衍溢。縱情游樂);由敖(游樂);由喜(游戲);由由(愉悅)
(16) 蹈行;踐履 [conform to]
隘與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禮記》
詞性變化
◎ 由 yóu
〈名〉
(1) 原由;緣故 [reason]
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禮樂各有由。——《史記》
(2) 又如:由狀(原由與情況);由緣(緣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來源;開頭 [origin]
善行動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氣不異。——漢· 王充《論衡》
(4) 又如:由歷(起始和歷程);由趣(來歷;由末);由緒(來歷;來由)
(5) 機緣;機會 [opportunity]
某也愿見,無由達。——《儀禮》
吾欲歸附關中,但未有由耳。——《周書》
(6) 法式 [code]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詩·小雅·賓之初筵》
(7) 途徑;辦法 [way]
圣武之治民也,進則使無由得其所利,退則使無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無由(沒有門徑,無從)
(9) 姓。如:由吾(復姓)
◎ 由 yóu
(1) 因為;由于 [because of;due to]
由是則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號供奉, 程既審上曉音律…必為奇巧聲動上,由是得幸。—— 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由是之揚,之杭,之金陵,名達于縉紳間(之,動詞,到)。——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2) 又如:由以(因而)
◎ 由 yóu
〈介〉
(1) 自,從…(表示起點) [from]
由,自也。——《爾雅》
由屋頂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來(自始以來);由忠(由衷)
由字的辭典解釋
原因。如:「事由」、「原由」、「理由」。《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魯國,抑有由也。」
機會、機緣。《紅樓夢·第一一五回》:「久仰芳名,無由親炙。」
途徑、方法。南朝梁·何遜〈贈諸游舊詩〉:「無由下征帆,獨與暮潮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卷三下·粵游日記二》:「而溪崖亦懸嵌,無由上躋。」
姓。如秦代有由余。
動遵循、聽從。《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聽任、任憑。如:「信不信由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萬般皆是命, 半點不由人。」
走、經過。《孟子·離婁上》:「舍止路而不由,哀哉。」《宋史·卷三一困·范仲淹傳》:「鄜、延密邇靈、夏,西羌必由之地也。」
踐行。《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
介自、從。表示所從出。如:「言不由衷」、「由北到南」。《孟子·盡心下》:「由堯、舜至于湯,五百有余歲。」
因為。表示原因。如:「由于」、「咎由自取」。《書經·秦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
表示憑借。如:「人體是由很多細胞組織而成的。」
屬、歸。表示職責范圍的畫分。如:「這個案子是由我負責承辦。」
于。表示所在。《書經·康誥》:「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康熙字典解釋
由【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0畫
《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從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從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
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
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
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沖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言我非廢衆謀,乃至用爾衆謀之善者,指臣民以爲當遷者言也。《詩·小雅》君子無易由言。《箋》由,用也。《左傳·襄三十年》以晉國之多虞,不能由吾子。《註》由,用也。
又《博雅》式也。
又《揚子·方言》胥由,正輔也。燕之北鄙曰由。《註》胥,相也。由,正皆謂輔持也。
又《揚子·方言》由迪,正也。東齊靑徐之閒相正謂之由迪。
又所由,州郡官也。《唐書·崔成傳》舉觴罰裴度曰:丞相不宜與所由呫囁耳語,度笑受之。
又《孟子》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註》由由,自得之貌。《管子·小問篇》至其成也,由由茲免。《註》由由,悗懌實貌。茲免,謂益有謹厲。
又由庚,由儀,??笙詩也。見《束晳·補亡詩》。
又國名。《戰國策》昔智伯欲伐厹由,遺之大鐘。《註》厹由,國名。《釋文》漢志由作猶。
又縣名。《後漢·郡國志》吳郡由拳。《搜神記》秦始皇東巡,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始皇至,令囚徒十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曰由拳縣。
又姓。《史記·秦本紀》戎王使由余於秦。
又由吾,複姓。
又由胡,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
又夷由,鳥名。《爾雅·釋鳥》鼯?夷由。
又雔由,蟲名。《爾雅·釋蟲》雔由樗繭。《註》食樗葉。
又與猶通。尚可之辭。《孟子》王由足用爲善。
又通作繇。《董仲舒·賢良策》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註》與由同。
又許由。《前漢·古今人表》作許繇。
又通作?。《前漢·宣帝紀》上亦無?知。
又《楊愼·丹鉛錄》由與農通。韓詩外傳,東西耕曰橫,南北耕曰由。呂氏春秋,管子曆紀皆云:堯使后稷爲大由。註大由,大農也。錢譜,神農幣文,農作由。
又借作?。《類篇》按說文徐曰:說文無由字,惟?字註:木生條也,古文省弓,而後人因省之,通用爲因由等字。《書·盤庚》若顚木之有由蘗。《註》古作?,顚仆也。?木生條也。○按《說文》註:古文省弓,則?係正字,由乃古省。據《尚書註》則?屬古文,似誤。
又《韻補》葉延知切,音夷。《馮衍·顯志賦》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歿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又葉羊諸切,音余。《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又《正字通》音妖。冶由,女子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