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怎么讀 皺的意思
“皺”字共有1個讀音:
[zhòu]

漢字 | 皺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ㄡˋ |
部首 | [皮] 皮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10 |
異體字 | ? 皺 ?? ?? ?? ??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皺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6BA |
其它編碼 | 五筆:qbtc|qbtb 倉頡:pudhe 鄭碼:ryzx 四角:24447 |
筆順編碼 | 355233552353254 |
筆順筆畫 | ノフフ丨ノノフフ丨ノフノ丨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豎折/豎彎 豎 撇 撇 橫折鉤 豎折/豎彎 豎 撇 橫撇/橫鉤 撇 豎 橫撇/橫鉤 捺 |
皺字的意思
同“皺”。
皺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皺
zhòu ㄓㄡˋ
◎ 同“皺”。
英語 wrinkles, creases, folds
德語 Falten werfen, falten, knittern, kniffen, zerknittern (V)?,knicken (V)?,runzeln (V)?,faltig, gerunzelt
法語 plisser,froisser,pli,ride
皺字的詳細解釋
皺字的辭典解釋
皺ㄓㄡˋzhòu 形
臉上或皮膚因松弛而有折紋的。如:「皺紋」。唐·李賀〈啁少年〉詩:「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
物體有折痕的。如:「皺折」、「他的衣服皺了!」
動擠壓、收縮。如:「皺眉頭」。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五月事》:「此人始入戶,便皺面去,居太近。」
康熙字典解釋
皺【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縐。《玉篇》面皺也。《增韻》眉攢也。
又《類篇》皵也。《韓愈·南城詩》爛熳堆眾皺。《朱子註》謂高陵深谷如皺物蹙摺之文耳。
又《孟郊·南城聯句》紅皺曬檐瓦。《許彥周詩話》紅皺是說乾棗。
又《集韻》葘尤切,縐平聲。革文蹙也。與??同。
又《貫休湖頭別墅詩》饑?掀菱殼,新蟬避栗皺。《註》皺栗,蓬也。葉上頭下休。《玉篇》亦作??。《字彙補》亦作??。俗作??。
說文解字解釋
皺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皺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