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矰怎么讀 矰的意思

    “矰”字共有1個讀音: [zēng]  
    矰
    漢字
    讀音 [zēng]
    注音 ㄗㄥ
    部首 [矢]  矢字旁
    筆畫 總筆畫:17 部外:12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7F0
    其它編碼 五筆:tduj 倉頡:okcwa 鄭碼:malk 四角:88866
    筆順編碼 31134432524312511
    筆順筆畫 ノ一一ノ丶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筆順名稱 撇 橫 橫 撇 點 點 撇 豎 橫折 豎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矰字的意思

    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

    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ēng ㄗㄥˉ

    古代用來射鳥的拴著絲繩的短箭:“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泛指短箭:“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

    英語 arrow with attached silk cord

    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ēng

    〈名〉

    (1) (形聲。從矢,曾聲。矢指箭。本義: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

    (2) 同本義 [arrow for shooting birds]

    矰,矰射矢也。——《說文》

    矰,箭也。——《廣雅》

    矰矢矰矢用諸矰射。——《周禮·司弓矢》

    宛路之矰。——《呂氏春秋·直諫》

    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史記》

    (3) 又如:矰矢(箭名。古代八矢之一,用以射飛鳥);矰矰(用絲繩系住石制箭頭的射鳥工具)

    (4) 短箭 [short arrow]

    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矰、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國語》

    (5) 又如:矰弋(矰矰,矰繳。系有絲繩、弋射飛鳥的短箭。比喻暗害人的手段)

    矰字的辭典解釋

    矰ㄗㄥzēng名

    系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漢·王逸·注:「矰,繳射矢也。」《文選·張華·鷦鷯賦》:「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康熙字典解釋

    矰【午集中】【矢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增。《說文》隿?矢也。《玉篇》結繳於矢也。《周禮·夏官》矰矢用諸弋射。《註》矰,高也,可以弋飛鳥。《史記·老子傳》飛者可以爲矰。《班固·西都賦》矰繳相纏。《吳越春秋》吳師中軍素羽之矰,左軍朱羽之矰,右軍烏羽之矰。《註》矰,短矢。韋昭曰:矢名。

    又《韻會》通作繒。《三輔黃圖》佽飛具繒繳,以射鳧鴈。《註》箭有綸曰繒繳,卽綸也。《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矰【卷五】【矢部】

    隿?矢也。從矢曾聲。作滕切

    說文解字注

    (矰)隿射矢也。周禮司弓矢云。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注云。結繳於矢謂之矰。矰、高也。茀矢象焉。茀之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飛鳥刜羅之也。前於重又微輕、行不低也。詩云。弋鳧與鴈。從矢。曾聲。作滕切。六部。

    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