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怎么讀 評的意思

漢字 | 評 |
---|---|
讀音 |
|
注音 | ㄆㄧㄥ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5 |
異體字 | 評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評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55 |
其它編碼 | 五筆:yguh|yguf 倉頡:yrmfj 鄭碼:saua 四角:01649 |
筆順編碼 | 41112511431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丶ノ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點 撇 橫 豎 |
評字的意思
同“評”。
評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評
píng ㄆㄧㄥˊ
◎ 同“評”。
英語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德語 ausw?hlen, küren ,bem?ngeln, kritisieren ,besprechen, bereden ,kommentieren ,richten, beurteilen
法語 commenter,critiquer,juger
評字的詳細解釋
評字的辭典解釋
議論、判定。如:「評定」、「評論」、「評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論者評之,以為喬雖高韻,而檢不匝。」
名議論、判定的文字或言語。如:「文評」、「詩評」、「影評」、「書評」。《南史 ·卷七二·文學傳·鐘嶸傳》:「嶸品古今詩為評,言其優劣。」
文體名。指史家褒貶之詞,即「史評」。名稱本不統一,如《史記》的「太史公曰」、班固《漢書》的「贊」、范曄《后漢書》的「論」,至陳壽的《三國志》始見用「評」。
康熙字典解釋
評【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議也。《廣韻》平量也。《增韻》品論也。《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文心雕龍》評者,平理。《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晉書·職官志》廷尉主??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平。《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平去聲。平言也。《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舊遊喜??張,新輩足嘲評。《註》評,音病。??張,乖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