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怎么讀 諒的意思

漢字 | 諒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ㄧㄤˋ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8 |
異體字 | 諒 諒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諒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D2 |
其它編碼 | 五筆:yyiy 倉頡:yryrf 鄭碼:ssjk 四角:00696 |
筆順編碼 | 411125141251234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橫 豎 橫折 橫 豎鉤 撇 點 |
諒字的意思
同“諒”。
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諒
liàng ㄌㄧㄤˋ
◎ 同“諒”。
英語 excuse, forgive; guess, presume
德語 vergeben, verzeihen ,Liang (Eig, Fam)
法語 pardonner,excuser,supposer
諒字的詳細解釋
諒字的辭典解釋
相信。《詩經·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雖然如此,卻也諒得過這個和尚是個有信行的好漢,決無誑言之事。」
寬恕、體察。如:「原諒」、「見諒」、「體諒」。宋·陳亮〈酌古論三·諸葛孔明下〉:「孔明距今且千載矣,未有能諒其心者。」
形信實、誠信。《論語·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宋·王安石〈懷張唐公〉詩:「直諒多為世所排,有懷長向我前開。」
副推想、料想之意。如:「諒必」、「諒可」。《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 :「你是書禮之家,諒無再醮之事。」
名姓。如戰國時趙國有諒毅。
諒ㄌㄧㄤˊliáng參見「諒陰 」條。
康熙字典解釋
諒【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說文》信也。《詩·小雅》諒不我知。《鄭箋》信也。《朱傳》誠也。《禮·內則》請肄??諒。《註》言語信實也。
又小信也。《論語》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
又《揚子·方言》愋諒,知也。《廣雅》哲也。《玉篇》相也,助也。《廣韻》佐也。《正韻》照察也。
又蠻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諒州。
又姓。諒毅,見《戰國策》。諒輔,見《後漢·獨行傳》。
又《集韻》或作亮。《爾雅·釋詁》亮,信也。《疏》方言云: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詩·鄘風》不諒人只。《傳》諒,信也。本亦作亮。
又通作涼。《詩·大雅》涼彼武王。《傳》涼,佐也。本亦作諒。
又或作倞。《禮·郊特牲》祊之爲言倞也。《註》倞,猶索也。或爲諒。
又《集韻》《類篇》??呂張切,音良。亦同亮。信也。
又通作良。《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註》子諒,朱子讀爲慈良。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諒【卷三】【言部】
信也。從言京聲。力讓切
說文解字注
(諒)信也。方言。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衞之語也。經傳或假亮爲諒。從言。京聲。力讓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