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怎么讀 譚的意思
“譚”字共有1個讀音:
[tán]

漢字 | 譚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ㄢ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2 |
異體字 | ? 譚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譚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B5A |
其它編碼 | 五筆:ysjh 倉頡:yrmwj 鄭碼:sfke 四角:01646 |
筆順編碼 | 411125112522125111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
譚字的意思
同“譚”。
譚字的基本解釋
譚字的詳細解釋
譚字的辭典解釋
譚ㄊㄢˊtán 形
安而放縱的樣子。《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富恭有本能圖,修業居久而譚。」
名言論。如:「天方夜譚」、「風俗奇譚」。同「談 」。
姓。如清代有譚嗣同。
康熙字典解釋
譚【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玉篇》大也,誕也,著也。《大戴禮·子張問入官》修業居久而譚。《註》謂安縱也。《成公綏·嘯賦》參譚雲屬。《註》譚,猶著也。參譚,不絕。
又國名。《春秋·莊十年》譚子奔莒。《杜註》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
又姓。譚子之後。《後漢·逸民傳》太原譚賢。
又《正韻》與談同。《魏志·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譚。《莊子·則陽篇》夫子何不譚我于王。
又通作覃。《詩·大雅》實覃實訏。《鄭箋》覃或作譚。
又《廣韻》《集韻》??徒感切,覃上聲。亦大也。
又葉徒黃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貴,尹李桑。蕭彭祖,屈宗譚。《說文》本作〈言??〉。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從邑覃聲。徒含切〖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說文解字注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衞風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從邑。??聲。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春秋、公、榖皆作譚。許書又無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可證司馬所據正作??。??譚古今字也。許書有譚長。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譚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譚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