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議怎么讀 議的意思

    “議”字共有1個讀音: [yì]  
    議
    漢字
    讀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言]  言字旁
    筆畫 總筆畫:20 部外:13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B70
    其它編碼 五筆:yugt|yugy 倉頡:yrtgi 鄭碼:sumh 四角:08653
    筆順編碼 41112514311213121534
    筆順筆畫 丶一一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一フノ丶
    筆順名稱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橫 撇 橫 豎鉤 提 斜鉤 撇 點

    議字的意思

    同“”。

    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yì ㄧˋ

     ◎ 同“”。

    英語 consult, talk over, discuss

    德語 Meinung, Ansicht ,diskutieren, debattieren (V)

    法語 discuter,débattre,opinion,avis

    議字的詳細解釋

    議字的辭典解釋

    議ㄧˋyì 動

    討論、商量。如:「協議」、「商議」。《書經·周官》:「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

    評論是非。如:「議論」。《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唐·張說〈 開元正歷握干符頌〉:「斗水不能評巨壑之量,隙光未足議大明之體。」

    指責。《韓非子·內儲說上》:「今邯鄲之去魏也遠于市,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

    選擇、斟酌。《儀禮·有司》:「乃議侑于賓以異姓,宗人戒侑,侑出俟于廟門之外。」漢·鄭玄·注:「議,猶擇也。」《國語·周語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亦議之。」

    言論。如:「博采眾議」。《呂氏春秋·孟秋紀·懷寵》:「凡君子之說也,非茍辨也,士之議也,非茍語也。」

    文體名。用以論說事理、陳述作者意見的文章。如:「奏議」、「駁議」。

    康熙字典解釋

    議【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宜寄切,音義。《說文》語也。《徐曰》定事之宜也。《廣雅》言也,謀也。《廣韻》評也。《正韻》謪也。《易·節卦》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書·周官》議事以制。《禮·曲禮》公事不私議。《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文中子·問易篇》議其盡天下之心乎。《註》續書有議。

    又《廣韻》擇也。《儀禮·有司徹》乃議侑于賔以異姓。《鄭註》議猶擇也。擇賔之賢者,可以侑尸,必用異姓廣敬也。

    又《玉篇》法有八議。《周禮·秋官·小司??》以八辟麗邦法,附??罰。一議親,二議故,三議賢,四議能,五議功,六議貴,七議勤,八議賔。

    又《唐書·百官志》下之通上,其制有六,四曰議。《蔡邕·獨斷》其有疑事,公卿百官會議。若臺閣有所正處,而獨執異意,曰駁議。

    又官名。《後漢·百官志》議郞六百石。《唐書·百官志》有諫議大夫。

    又司議郞。

    又通作??。詳前??字註。

    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義平聲。謀度也。《詩·小雅》或出入風議。陸德明協句音宜。

    又葉牛何切,音俄。《史記·述贊》桓公之東,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議。庸葉東,議葉禾。《說文》本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議【卷三】【言部】

    語也。從言義聲。宜寄切

    說文解字注

    (議)語也。上文云論難曰語。又云語、論也。是論議語三字爲與人言之稱。按許說未盡。議者、誼也。誼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謂議。至於詩言岀入風議、孟子言處士橫議、而天下亂矣。一曰謀也。韻會引有此四字。從言。義聲。當云從言義、義亦聲。宜寄切。古音在十七部。

    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