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怎么讀 質的意思

漢字 | 質 |
---|---|
讀音 |
|
注音 | ㄓˋ |
部首 | [貝] 貝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8 |
異體字 | 櫍 礩 儨 劕 貭 質 鑕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質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CEA |
其它編碼 | 五筆:rrmu 倉頡:hlbuc 鄭碼:pdpl 四角:72806 |
筆順編碼 | 331233122511134 |
筆順筆畫 | ノノ一丨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撇 橫 豎 撇 撇 橫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質字的意思
同“質”。
質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質
zhì ㄓˋ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別,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押或抵押品:人質。 同贄,禮物。英語 matter, material, substance
德語 Natur, Art, Charakter (S, Bio)
法語 qualité,matière,tempérament,caractère,gage,otage,questionner,interroger
質字的詳細解釋
質字的辭典解釋
事物的根本、特性。如:「特質」、「流質」。《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史記·卷二四·樂書》:「中正無邪,禮之質也。」
人的天性稟賦。如:「資質」。
樸實的本性。如:「文質彬彬」。《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韓非子·解老》:「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
形軀、形體。三國魏·曹植〈愍志賦〉:「豈良時之難俟,痛余質之日虧。」
箭靶、標的。《荀子·勸學》:「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后漢書·卷六十上·馬融》:「流矢雨墜,各指所質。」
古代的一種刑具。《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蒼坐法當斬,解衣伏質。」
動詰問。《禮記·中庸》:「質諸鬼神而無疑。」
質ㄓˋzhì 動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如:「質押」。《戰國策·趙策四》:「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
名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通「贄」。
康熙字典解釋
質【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之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音桎。《易·繫辭》原始要終,以爲質也。《註》質,體也。
又《詩·小雅》民之質矣。《傳》質,成也。《朱傳》實也。
又《大雅》虞芮質厥成。《傳》質,成也。成,平也。《疏》三字義同,故以質爲成,以成爲平。《朱傳》質,正。成,平也。
又《詩·小雅》發彼有的。《傳》的,質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鵠及正、質,皆在侯中也。
又《周禮·地官·質人》大市曰質,小市曰劑。《註》質劑者,爲之券藏之也。
又《儀禮·士冠禮》質明行事。《註》質,正也。《禮·月令》黑黃蒼赤,莫不質良。《註》所染者當得眞采正善也。
又《聘義》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註》質謂正自相當。
又《禮·曲禮》質君之前。《註》質猶對也,又《廣雅》質,地也。《禮·禮器》禮釋回增美質。《註》質,猶性也。
又《公羊傳·定八年》弓繡質。《註》質,拊也。
又《史記·范睢傳》不足以當椹質。《註》質,剉刃也。
又《前漢·張釋之傳》具以質言。《註》質,誠也。
又《廣雅》問也,定也。
又《小爾雅》質,信也。
又《玉篇》主也,樸也。《禮·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註》質,猶本也。禮爲之文飾也。
又姓。《前漢·貨殖傳》質氏以灑削而鼎食。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利切,音致。《說文》以物相贅。《左傳·隱三年》故周鄭交質。
又《集韻》脂利切。贄,亦作質。《左傳·昭三年》將奉質幣,以無失時。《晉語》臣委質于翟之鼓。《孟子》不傳質爲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質【卷六】【貝部】
以物相贅。從貝從斦。闕。之日切
說文解字注
(質)?物相贅。質贅雙聲。以物相贅、如春秋交質子是也。引伸其義爲樸也、地也。如有質有文是。小雅毛傳云旳質也、周禮射則充椹質、左傳策名委質、皆是。又緜詩、抑詩傳曰。質、成也。禮謂平明爲質明。從貝。從斦。闕。闕者、闕從斦之說也。?會從斦作斦聲。無闕字。之日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