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怎么讀 辮的意思
“辮”字共有1個讀音:
[biàn]

漢字 | 辮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ㄧㄢˋ |
部首 | [辛] 辛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13 |
異體字 | 辮 |
字形結構 | 左中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辮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FAE |
其它編碼 | 五筆:uxiu 倉頡:yjvfj 鄭碼:sezs 四角:00441 |
筆順編碼 | 41431135542344143112 |
筆順筆畫 | 丶一丶ノ一一ノフフ丶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一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 點 撇 橫 橫 撇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點 橫 點 撇 橫 橫 豎 |
辮字的意思
同“辮”。
辮字的基本解釋
辮字的詳細解釋
辮字的辭典解釋
辮ㄅㄧㄢˋbiàn 名
分股編成長條狀的頭發。如:「發辮」、「垂辮」、「結辮」。《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夜郎、滇池,解辮請辭。」《紅樓夢·第三回》:「頭上周圍一轉的短發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發,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
編成像辮子般的條狀物。如:「草辮」、「繩辮」、「絲辮」。通「緶」。
動編織、編結。《文選·張衡·思玄賦》:「襲溫恭之黻衣兮,被禮義之繡裳;辮貞亮以為鞶兮,雜伎藝以為珩。」唐·李白〈對雪醉后贈王歷陽〉詩:「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須。」
康熙字典解釋
辮【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韻會》平免切《正韻》婢免切,??音辨。《說文》交也。《增韻》繆也。與編通。詳編字註。《廣韻》簿泫切《集韻》婢典切《正韻》婢免切,??音扁。《說文》交織也。《增韻》繆也。《張衡·思??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藝以爲珩。《集韻》從糸。《正韻》亦作編。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辮【卷十三】【糸部】
交也。從糸辡聲。頻犬切
說文解字注
(辮)交也。玄應引作交織之也。終軍傳曰。解辮髮、削左衽。三蒼叚編爲之。從糸。辡聲。分而合也。故從辡。形聲中有會意也。頻犬切。十四部。
辮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辮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