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怎么讀 頑的意思

漢字 | 頑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ㄢˊ |
部首 | [頁] 頁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4 |
異體字 | ? 頑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頑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811 |
其它編碼 | 五筆:fqdm 倉頡:mumbc 鄭碼:bdrg 四角:11286 |
筆順編碼 | 113513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一一ノ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橫 撇 豎提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頑字的意思
同“頑”。
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頑
wán ㄨㄢˊ
◎ 同“頑”。
英語 obstinate, stubborn; recalcitrant
德語 dumm, unwissend, unsinnig (Adj)?,frech, ungezogen, rüpelhaft, schelmisch (Adj)?,starrk?pfig, stur, hartn?ckig, widerspenstig, eigensinnig (Adj)
法語 résistant,têtu,opiniatre,conservateur (personne)?
頑字的詳細解釋
頑字的辭典解釋
固執、不易變化的。如:「頑固」。唐·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云。」宋·陸游〈野飯〉詩:「堪笑此翁頑戎嗼,還山又食一番新。」
愚蠢無知。《書經·堯典》:「父頑,母嚚,象傲,克諧以孝。」
貪。《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呂氏春秋·慎大覽·慎大》:「桀為無道,暴戾頑貪,天下顫恐而患之。」
淘氣、調皮。如:「頑皮」、「頑童」。
動嬉戲。唐·姚合〈酬盧汀諫議〉詩:「杯觴引滿從衣濕,墻壁書多任手頑。」宋·陳造〈田家謠〉:「小婦初嫁當少寬,令伴阿姑頑過日。」通「玩」。
康熙字典解釋
頑【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正韻》五還切《韻會》魚鰥切,??刖平聲。《說文》?頭也。從頁元聲。《玉篇》鈍也。《廣韻》愚也。《韻會》癡也。《書·堯典》父頑母嚚。《左傳·僖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
又人名。《左傳·成十年》鄭人立髠頑。《註》髠頑,鄭成公子。
又古通文韻,魚雲切,音輑。《蘇軾·祭韓琦文》援手拯溺,期我于仁。豈知無用,旣老益頑。
又古通元韻。虞袁切,音涓。《白居易·悟眞寺詩》及爲山水遊,彌得縱疎頑。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頑【卷九】【頁部】
?頭也。從頁元聲。五還切
說文解字注
(頑)?頭也。木部曰。?、梡木未析也。梡、?木薪也。凡物渾淪未破者皆得曰?。凡物之頭渾全者皆曰?頭。?頑雙聲。析者銳。?者鈍。故以爲愚魯之偁。左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從??。元聲。五還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