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怎么讀 馴的意思

漢字 | 馴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ㄩㄣˋ |
部首 | [馬] 馬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3 |
異體字 | 馴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馴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9B4 |
其它編碼 | 五筆:ckh|cokh 倉頡:sflll 鄭碼:cund 四角:72300 |
筆順編碼 | 1211254444322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ノ丨丨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撇 豎 豎 |
馴字的意思
同“馴”。
馴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馴
xùn ㄒㄩㄣˋ
◎ 同“馴”。
英語 tame, docile, obedient
德語 domestizieren (V, Agrar)?,dressieren, z?hmen, b?ndigen, abrichten (V)?,sanftmütig, zahm, gefügig, folgsam (Adj)
法語 apprivoiser,dompter
馴字的詳細解釋
馴字的辭典解釋
馬順從。《說文解字·馬部》:「馴,馬順也。」《淮南子·說林》:「馬先馴而后求良。」
使順服。如:「野性難馴」。《文選·枚乘·七發》:「將為太子馴騏驥之馬,駕飛??之輿。」唐·韓愈〈送惠師〉詩:「江魚不池活,野鳥難籠馴。」
形順服的、溫和的。如:「溫馴」、「馴鹿」、「桀傲不馴」。宋·蘇軾〈放鶴亭記〉:「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
善良的。《漢書·卷四六·石奮傳》:「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
副逐漸、漸進。《易經·坤卦·象曰》:「馴致其道,至堅冰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
馴ㄒㄩㄣˋxùn動教誨、教導。《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通「訓」。
康熙字典解釋
馴【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說文》馬順也。《玉篇》從也,善也。《莊子·馬蹄篇註》與物無害,故物馴也。《陸德明·音義》馴,以遵反,或音純。
又凡以漸而至曰馴。《易·坤卦》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又擾也,從也。《史記·五帝紀》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
又兪倫切,音勻。義??同。
又《集韻》《韻會》??吁運切,音訓。《史記·漢文本紀》列侯亦無由敎馴其民。《正義》馴,古訓字。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馴【卷十】【馬部】
馬順也。從馬川聲。詳遵切
說文解字注
(馴)馬順也。古馴訓順三字互相叚借。皆川聲也。古文尚書。五品不愻。史記殷本紀及兩漢書及周禮地官注愻皆作訓。而五帝本紀作五品不馴。馴之本義爲馬順。引伸爲凡順之偁。從馬。川聲。此舉形聲包會意。詳遵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