鰈怎么讀 鰈的意思
“鰈”字共有1個讀音:
[dié]

漢字 | 鰈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ㄧㄝˊ |
部首 | [魚] 魚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9 |
異體字 | 鯜 魼 鰨 鰈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鰈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C08 |
其它編碼 | 五筆:qoas 倉頡:nfptd 鄭碼:rezf 四角:24394 |
筆順編碼 | 3525121444412215123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豎 橫 豎折/豎彎 橫 豎 撇 捺 |
鰈字的意思
同“鰈”。
鰈字的基本解釋
鰈字的詳細解釋
鰈字的辭典解釋
鰈ㄉㄧㄝˊdié 名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鰈形目。體側扁,長橢圓形,有細鱗。兩眼位于體右側,常以左側橫臥海底,為底棲性魚類。主產于溫帶及寒帶,以北方較多。也稱為「比目魚」。
康熙字典解釋
鰈【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吐盍切《集韻》託盍切,??音榻。《說文》比目魚也。《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註》狀似牛??,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東又呼爲王餘魚。《後漢·邊讓傳註》比目魚,一名鰈,今江東呼爲板魚。《異物志》一名箬葉魚。俗呼鞋底魚。臨海志曰:婢屣魚。風土記曰:奴屩魚。《集韻》或作魼。
又《集韻》達協切,音牒。義同。或作鰨。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與鯜同。魚名。出樂浪潘國。
又《集韻》實洽切,音箑。魻鰈,鱗次衆多也。一曰裝飾重疉貌。詳魻字註。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鰈【卷十一】【魚部】
比目魚也。從魚枼聲。土盍切
說文解字注
(鯜)鯜魚也。出樂浪潘國。從魚。妾聲。七接切。八部。
鰈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鰈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