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的意思 一國三公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國
- 三
- 公
- 成語名稱:
- 一國三公
- 成語拼音:
- [yī guó sān gōng]
- 成語解釋:
-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 成語例句:
- 武夫當道勢洶洶,一國三公誰適從。(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四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國三公
- 英文翻譯:
- divided leadership
- 成語故事:
- 一國三公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國三公”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三的成語 偏正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諸侯 國君 通稱 國家 主持 政事 比喻 事權 統一 使人 不知道
“一國三公”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公款。公物。公事公辦。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分母。公議。公約。3.屬于國際間的:公海。公制。公歷。4.使公開: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買公賣。大公無私。秉公辦理。6.公事;公務:辦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對上了年紀的男子的尊稱:諸公。張公。10.丈夫的父親;公公:公婆。11.屬性詞。(禽獸)雄性的(跟“母”相對):公羊。這只小雞是公的。
“一國三公”的近義詞
“一國三公”的相關成語
“一國三公”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國字的成語
三字的成語
公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國開頭的成語
三開頭的成語
公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guo的成語
san的成語
gong的成語
ygsg的成語
一國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三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公的成語
什么國三什么的成語
什么國什么公的成語
什么什么三公的成語
“一國三公”造句
政出多門的近義詞有各自為政、一國三公、各行其是。
一國三公猶不堪,況六貴同朝,勢必相圖,亂將作矣。
同時,還可免除“一國三公,民無所適從”的歷史積弊,使國家和政黨運行走入正常化軌道。
一國三公,誰都來罰款,誰都不解決問題。
那咱們三個總得有一人當‘老師’吧,不能一國三公,各講各的讓人無所適從。
羅家倫一度憤然辭職,“清華為教育、外交兩部所共管,已有兩姑之間難于為婦之苦,今更加以董事會,則一國三公,更有吾誰適從之嘆矣。
* 一國三公的意思 一國三公的成語解釋 一國三公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