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所取的意思 一無所取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無
- 所
- 取
- 成語名稱:
- 一無所取
- 成語拼音:
- [yī wú suǒ qǔ]
- 成語解釋:
- 原指一點都沒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鐘會傳》裴松之注:“會前后賜錢帛數百萬計,悉送供公家之用,一無所取。”
- 成語例句:
- 可笑一班小人,奉承權貴,費千金盛設,十分丑態,一無所取,徒傳笑柄。(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沒有可取的東西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無所取
- 英文翻譯:
- Take noth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無所取”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聯合式成語 三國志的成語 三國成語
- 成語關注:
- 形容 得到
“一無所取”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電燈泡取下來。2.得到;招致:取樂。取暖。自取滅亡。3.采取;選取:取道。錄取。可取。給孩子取個名兒。4.姓。
“一無所取”的反義詞
“一無所取”的近義詞
“一無所取”的相關成語
“一無所取”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無字的成語
所字的成語
取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所開頭的成語
取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wu的成語
suo的成語
qu的成語
ywsq的成語
一無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所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取的成語
什么無所什么的成語
什么無什么取的成語
什么什么所取的成語
“一無所取”造句
約參7因他們是為那名出外,對于外邦人一無所取.
使高颎與元帥府記室裴矩收圖籍,封府庫,資財一無所取,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所到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陳朝府庫資材,一無所取。
二氏家財,悉為眾人所有,惟陳無宇一無所取。
建德每平城破陣,所得資財,并散賞諸將,一無所取。
太宗入據宮城,令蕭瑀、竇軌等封守府庫,一無所取,令記室房玄齡收隋圖籍。
天下任何癡迷的背后,都有我們的心甘情愿。它,不可能一無所取——我們也不是白癡。三毛
一見李南天賠禮道歉,眾人都是面露鄙視,但血魔列山卻不這么認為,此人能屈能伸,倒非一無所取,但正是因此,血魔列山更加堅定了要殺死此人的決心。
打個比方,我的幾篇短篇,其實從文字角度,大部分地方一無所取,無聊而冗長的對話而已,但只要有結尾的轉折,就足可以使部分讀者覺得可笑。
* 一無所取的意思 一無所取的成語解釋 一無所取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