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戰去戰的意思 以戰去戰的讀音和出處
- 以
- 戰
- 去
- 戰
- 成語名稱:
- 以戰去戰
- 成語拼音:
- [yǐ zhàn qù zhàn]
- 成語解釋:
- 用戰爭消滅戰爭。
- 成語出處:
- 先秦 商鞅《商君書 畫策》:“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 成語例句:
- 以戰去戰,盛王之道。(《后漢書 耿秉傳》)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以戰去戰
- 英文翻譯:
- eliminate war with war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以戰去戰”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第二個字與第四個字相同的成語 戰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戰爭 消滅
“以戰去戰”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戰】:1.戰爭;戰斗:宣戰。停戰。持久戰。商戰。2.進行戰爭或戰斗:戰勝。百戰百勝。愈戰愈勇。3.姓。4.發抖:寒戰。打戰。膽戰心驚。
【去】: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去路。去向。從成都去重慶。他去了三天,還沒回來。2.離開:去國。去世。去職。去留兩便。3.失去;失掉:大勢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這句話去幾個字就簡潔了。5.距離:兩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去了。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聽報告去了。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后,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后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去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聲:平上去入。11.扮演(戲曲里的角色):在《斷橋》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動詞后,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去(=過去)。讓他說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戰】:1.戰爭;戰斗:宣戰。停戰。持久戰。商戰。2.進行戰爭或戰斗:戰勝。百戰百勝。愈戰愈勇。3.姓。4.發抖:寒戰。打戰。膽戰心驚。
“以戰去戰”的近義詞
“以戰去戰”的相關成語
“以戰去戰”的關聯成語
以字的成語
戰字的成語
去字的成語
戰字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戰開頭的成語
去開頭的成語
戰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zhan的成語
qu的成語
zhan的成語
yzqz的成語
以戰什么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去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什么戰的成語
什么戰去什么的成語
什么戰什么戰的成語
什么什么去戰的成語
“以戰去戰”造句
我們熱愛和平,但決不乞求和平,面對侵略只能以戰去戰。用正義的戰爭去制止不義的戰爭。
故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制止戰爭是多種多樣的,最有效的就是“以戰去戰,雖戰士也。
中國唯一的選擇只能是“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
“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而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仁也。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他的第一道變法令《墾令》,是力行“耕戰”,旨在“以耕富民”,“以戰去戰”,救民于水火,以達到“一天下,王諸候”,求永無戰亂,千秋太平。
* 以戰去戰的意思 以戰去戰的成語解釋 以戰去戰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