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倒一切的意思 壓倒一切的讀音和出處
- 壓
- 倒
- 一
- 切
- 成語名稱:
- 壓倒一切
- 成語拼音:
- [yā dǎo yī qiè]
- 成語解釋:
- 精神氣度高高在上,把一切都比下去了
- 成語出處:
-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道光24年10月21日》:“或好作詩古文,或好講考據,或好談理學,囂囂然自以為壓倒一切矣。”
- 成語例句:
- 老舍《正紅旗下》:“以壓倒一切的聲勢,討債的人敲著門環,啪啪啪啪。”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最重要的東西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壓倒一切
- 英文翻譯:
- Overwhelming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壓倒一切”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動賓式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精神 氣度 高高在上 下去
“壓倒一切”的單字解釋
【壓】:[yā]1.從上面加力:壓住。壓碎。壓縮。泰山壓頂。2.用威力制服、鎮服:鎮壓。壓服。壓迫。3.控制,使穩定,使平靜:壓價。壓住陣腳。4.擱置:積壓。5.逼近:大兵壓境。6.賭博時在某一門上下注:壓寶(亦作“押寶”)。[yà]1.〔壓根兒〕根本,從來,如“我壓根兒壓就不理解這件事”。2.(壓)
【倒】:[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絲兒。切斷敵軍退路。2.直線與圓、直線與球、圓與圓、平面與球或球與球只有一個交點時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題。說話不切實際。2.貼近;親近:切身。親切。3.急切;殷切:迫切。懇切。回國心切。4.切實;務必:切記。切忌。切不可驕傲。5.用在反切后頭,表示前兩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見〖反切〗。6.姓。
“壓倒一切”的近義詞
“壓倒一切”的相關成語
“壓倒一切”的關聯成語
壓字的成語
倒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切字的成語
壓開頭的成語
倒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切開頭的成語
ya的成語
dao的成語
yi的成語
qie的成語
ydyq的成語
壓倒什么什么的成語
壓什么一什么的成語
壓什么什么切的成語
什么倒一什么的成語
什么倒什么切的成語
什么什么一切的成語
“壓倒一切”造句
不可壓倒一切,但你也不能被一切壓倒。
經濟建設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驕傲可以壓倒一切可悲。人要么是隱蔽自己的可悲;那么是假若他提示了自己的可悲,他便認識了可悲而光榮化了的自己。驕傲壓倒了并掃除了一切可悲。這是一個出奇的怪物,也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偏差。帕斯卡
尊嚴是一種正氣,他壓倒一切妖風。
中國的問題,穩定需要團結,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穩定需要團結,才能穩定。要使社會長期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黨與人民群眾鋼鐵般的團結。
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適,應該是壓倒一切的,不舒適的事物決不會顯得優美;苗條并不等于瘦弱,為了討好人家的愛,就不應當有一副不健康的樣子。
真正的勇氣不是壓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壓倒。
那象思鄉一樣,是一種壓倒一切的遐想。
穩定壓倒一切,安定團結才能穩步發展,以和為貴,平安就是福.
有些人則喜歡居住在城市邊緣,遠離人群的窺探和壓倒一切的現代化氣息。
* 壓倒一切的意思 壓倒一切的成語解釋 壓倒一切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