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甲曳兵的意思 棄甲曳兵的讀音和出處
- 棄
- 甲
- 曳
- 兵
- 成語名稱:
- 棄甲曳兵
- 成語拼音:
- [qì jiǎ yè bīng]
- 成語解釋:
- 棄:丟棄;甲:古時軍人穿的鐵片做成的護身衣;曳:拖著;兵:兵器。丟棄鎧甲;拖著兵器。 形容打了敗仗而狼狽逃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成語例句:
- 殺得冷軍左支右絀,只好棄甲曳兵,敗陣下去。(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八回)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狀語、補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曳,不能讀作“xiè”。
- 繁體字形:
- 棄甲曳兵
- 英文翻譯:
- throw away their armo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棄甲曳兵”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孟子的成語 高中生成語 Q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丟棄 軍人 鐵片 做成 護身衣 拖著 兵器 鎧甲 形容 敗仗 逃竄
“棄甲曳兵”的單字解釋
【棄】:1.放棄;扔掉:拋棄。舍棄。遺棄。棄權。棄之可惜。2.姓。
【甲】:1.天干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制成:盔甲。裝甲車。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
【曳】:拖;拉;牽引:搖曳。曳光彈。棄甲曳兵。
【兵】:1.戰士;軍隊:當兵。兵種。2.軍隊中的最低等級:上等兵。3.武器:兵工廠。短兵相接。4.關于軍事或戰爭的:兵書。紙上談兵。
“棄甲曳兵”的反義詞
“棄甲曳兵”的近義詞
“棄甲曳兵”的相關成語
“棄甲曳兵”的關聯成語
棄字的成語
甲字的成語
曳字的成語
兵字的成語
棄開頭的成語
甲開頭的成語
曳開頭的成語
兵開頭的成語
qi的成語
jia的成語
ye的成語
bing的成語
qjyb的成語
棄甲什么什么的成語
棄什么曳什么的成語
棄什么什么兵的成語
什么甲曳什么的成語
什么甲什么兵的成語
什么什么曳兵的成語
“棄甲曳兵”造句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孟子問王曰:今有戰者,兵刃已交,其負者棄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這一仗,八路軍大顯神威,打得鬼子棄甲曳兵,狼狽而回。
好了,好了,達爾,現在什么都還沒有做你就已經有棄甲曳兵逃走的念頭了,這可不行,可千萬別滅了自己的威風。
出南京的路造已經被封死了,路上除了棄甲曳兵的逃兵就只有手無寸鐵的老弱婦童。
韓信回兵掩殺過去,一舉全殲了已過河的齊、楚聯軍,齊王逃跑,尤且戰死,留在東岸尚未渡河的齊、楚聯軍見主帥已死,紛紛棄甲曳兵,落荒而逃。
長劍劍鋒芒利,一劍挑去,官兵或是雙目已盲,或是五官缺失,或是斷腿少臂,或是破肚開膛,如同剁豆腐般把那群官兵打得七零八落,棄甲曳兵。
一句話說完揚手一鞭,向前疾馳,行約二三里遠近,但聽前面鼓聲大作,喊聲震天,自家的鐵甲軍如潰堤之水,四分五裂,棄甲曳兵,落落然迎面奔逃過來。
又持六般法寶舞于手中,火光中斬妖破敵,狼兵慘叫不止,皆棄甲曳兵而走。
不得已征兵數千,出去對陣,可奈兵心未固,遇了敵將,當即棄甲曳兵,紛紛潰散。
* 棄甲曳兵的意思 棄甲曳兵的成語解釋 棄甲曳兵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