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佛腳的意思 抱佛腳的讀音和出處
- 抱
- 佛
- 腳
- 成語名稱:
- 抱佛腳
- 成語拼音:
- [bào fó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平時沒聯系,臨時慌忙懇求,后比喻平時沒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成語出處:
- 唐·孟郊《讀經》:“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 成語例句:
- 錢鐘書《圍城》:“只可惜這些事實雖然有趣,演講時用不著它們,該另抱佛腳。”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慌忙應付
- 結構類型:
- 動賓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抱佛腳
- 英文翻譯:
- Embrace the Buddha's feet
- 成語故事:
- 抱佛腳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抱佛腳”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三字成語 動賓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比喻 聯系 懇求 準備 應付
“抱佛腳”的單字解釋
【抱】:1.用手臂圍住:母親抱著孩子。2.初次得到(兒子或孫子):聽說你抱孫子了。3.抱養(孩子):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結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團,就會有力量。5.心里存著(想法、意見等):青年人都抱著遠大的理想。對他的這種決定,許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兩臂合圍的量:一抱草。兩抱粗的大樹。7.孵(卵成雛):抱小雞兒。抱窩。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腳】:[jiǎo]1.人或某些動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體并行走。2.物體的最下部:山腳。墻腳。3.舊指跟體力搬運有關的:腳夫。腳行。[jué]同“角(jué)”。現多用角。
“抱佛腳”的反義詞
“抱佛腳”的近義詞
“抱佛腳”的相關成語
“抱佛腳”的關聯成語
“抱佛腳”造句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經過次考試,我終于明白了考試要腳踏實地能臨時抱佛腳.
每到期末考時,就會看到同學們夜以繼日地猛抱佛腳。
學習要靠平時的積累,別到了臨時才囫圇吞棗的抱佛腳,這是不可取的。
我們不能考試抱佛腳,平時學習就應該發揚懸梁刺股的精神。
張強上課不認真,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簡直是舍本逐末。
考前抱佛腳,夜半燈莫少。不求名次高,只求過線好。早知今日遲,何必當初遙。求神燒香幫不了,努力上進才最好!
臨時抱佛腳好過臨死抱佛腳啊。
每次臨時抱佛腳的時候,佛總是給我一腳。
十年苦讀為今朝,迎考心態很重要。不能臨時抱佛腳,越看越想心越慌。考前定要休息好,從從容容發揮高。祝你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 抱佛腳的意思 抱佛腳的成語解釋 抱佛腳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