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怎么讀 仿的意思

漢字 | 仿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ㄤˇ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6 部外:4 |
異體字 | ? ? 倣 眆 髣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FF |
其它編碼 | 五筆:wyn|wyt 倉頡:oyhs 鄭碼:nsy 四角:20227 |
筆順編碼 | 324153 |
筆順筆畫 | ノ丨丶一フノ |
筆順名稱 | 撇 豎 點 橫 橫折鉤 撇 |
仿字的意思
1.效法;照著樣做:仿造。仿制。
2.照范本寫的字:寫一張仿。大仿。
3.像;似:面貌相仿。
4.“仿佛”的“仿”。
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仿
fǎng ㄈㄤˇ
效法,照樣做:仿效。仿古。仿冒。仿宋(印刷字體的一種,亦稱“仿宋體”)。 依照范本寫的字:仿影。仿書。 相似,好像:仿像(仿佛相似)。仿佛(fú)。二者相仿。英語 imitate, copy; as if
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仿
倣 fǎng
〈動〉
(1) (形聲。從人,方聲。本義:相似。或作“彷”)
(2) 同本義 [be similar]
仿,相似也。——《說文》。俗亦作倣。
(3) 又如:仿像(仿佛相像);他倆長得相仿
(4) 仿效;模仿。也作“彷”、“倣” [imitate;follow the example of]
見所制蠟人,悉仿生人。——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5) 又如:他們的罐子似乎是仿皮革容器制作的;仿刻(仿照原本的款式和字體刻印);仿模(模仿);仿寫(模仿書寫)
詞性變化
◎ 仿 fǎng
(1) 供人描紅的范本 [model for calligraphy]。如:仿紙
(2) 照著范本寫的字 [characters traced in black ink over Chinese characters printed in red]
正說得熱鬧,一個小學生送倣來批。——《儒林外史》
◎ 仿
(1) 彷、髣 fǎng
(2) ——見“仿佛”( fǎngfú)
(3) 另見 páng(仿偟)
基本詞義
◎ 仿 páng
通“彷”
〈動〉
游蕩,徘徊 [waver;hesitate]
[楚靈]王親獨行,屏營仿偟于山林之中。——《國語·吳語》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楚辭》
逍遙乎廣澤之中,而仿洋于山峽之旁。——《淮南子·原道》
〈名〉
(1) 地勢坦蕩 [broad and level]
西方…仿佯無所倚,廣大無所極些。——《楚辭》
(2) 另見 fǎng
仿字的辭典解釋
效法。如:「仿古」、「模仿」、「效仿」。
似、像。如:「年紀相仿」、「他長的和他叔叔極為相仿。」
康熙字典解釋
仿【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符方切,同彷。仿偟猶徘徊。亦作方皇。《史記·荊軻傳》仿偟不能去。
又《集韻》《韻會》撫兩切《正韻》妃兩切,??方上聲。仿佛,見不審貌。《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別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佛,放??,怳歘,音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仿【卷八】【人部】
相似也。從人方聲。?,籒文仿從丙。妃罔切
說文解字注
(仿)仿佛、逗。相?。句。視不諟也。仿佛、雙聲?字也。各本皆改竄非舊。今依甘泉賦、景福殿賦李注所引訂。諟卽諦。言部曰。審也。長門賦注、海賦注亦作諟。古是聲帝聲同在十六部。故以諟爲諦。仿佛或作?佛。或作髣髴。或作拂?。或作放??。俗作彷彿。仿或又作?。從人。方聲。妃?切。十部。
(?)籒文仿。從丙。丙聲。古音丙聲在十部。此與周禮柄亦作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