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于中的意思 無動于中的讀音和出處
- 無
- 動
- 于
- 中
- 成語名稱:
- 無動于中
- 成語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宋 朱熹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 成語例句:
- 面對集體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我們怎么能無動于中呢?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無動于中
- 英文翻譯:
- completely indifferen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無動于中”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W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沒有 觸動 應該 關心 注意 事情 置之不理
“無動于中”的單字解釋
【無】:[wú]1.沒有(跟“有”相對):從無到有。無產階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2.不:無論。無須。3.不論:事無大小,都有人負責。4.同“毋”。5.姓。[mó]見【南無】。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跟“靜”相對):流動。風吹草動。你坐著別動。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動。挪動。改動。動用。興師動眾。4.使用;使起作用:動筆。動手。動腦筋。5.觸動(思想感情):動心。動怒。動了公憤。6.感動:動人。不為親情所動。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這病不宜動葷腥。他向來不動酒。8.動不動;常常:動輒得咎。影片一經上演,觀眾動以萬計。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來信已于日前收到。黃河發源于青海。b)向:問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給:嫁禍于人。獻身于科學事業。d)對;對于:忠于祖國。有益于人民。形勢于我們有利。e)自;從:青出于藍。出于自愿。f)表示比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動:見笑于大方之家。2.后綴。a)動詞后綴:合于。屬于。在于。至于。b)形容詞后綴:勇于負責。善于調度。易于了解。難于實行。“於”3.姓。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無動于中”的近義詞
“無動于中”的相關成語
“無動于中”的關聯成語
無字的成語
動字的成語
于字的成語
中字的成語
無開頭的成語
動開頭的成語
于開頭的成語
中開頭的成語
wu的成語
dong的成語
yu的成語
zhong的成語
wdyz的成語
無動什么什么的成語
無什么于什么的成語
無什么什么中的成語
什么動于什么的成語
什么動什么中的成語
什么什么于中的成語
“無動于中”造句
我認為,令姐決不會因為我希望她無動于中,她就當真無動于中我的看法大公無私,我的愿望也合情合理。
面對集體財產遭到大火的威脅,我們怎么能無動于中呢?
至于他對她自己和對她姐姐的恭維,她也不是無動于中。
我當初確實希望她無動于中,可是我敢說,我雖然主觀上有我的希望,有我的顧慮,可是我的觀察和我的推斷并不會受到主觀上的影響。
我想我上輩子一定是個漢奸,要不我居然對她的語氣會無動于中。
周易嘆息一聲,卻用眼角余光看著女俠,可發現女俠無動于中,不由感慨她舍近求遠。
來看看這世界,它很像華麗的皇家馬車:愚人被它迷惑了、但是,有智慧的人卻對它無動于中。
見他這樣,我好生氣,是天天的吵著他,可是他聽了照樣的無動于中,也不在意我的話語。
連旁邊的柳暮李化龍都開始替唐浩軒著急了,柳暮還多次眨眼示意,而他卻仍然是無動于中。
* 無動于中的意思 無動于中的成語解釋 無動于中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