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晏的意思 河清海晏的讀音和出處
- 河
- 清
- 海
- 晏
- 成語名稱:
- 河清海晏
- 成語拼音:
- [hé qīng hǎi yàn]
- 成語解釋:
-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唐 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 成語例句:
- 誠所謂河清海晏,太平之世界也。(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褒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天下太平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河清海晏
- 英文翻譯:
- the huanghe river is clear and the seas are calm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河清海晏”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水的成語 高考常考易錯成語 描寫山水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黃河水清 大海 沒有 比喻 天下太平
“河清海晏”的單字解釋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內河。運河。護城河。一條河。2.指銀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黃河:河西。河套。4.姓。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海】:1.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從外國來的:海棠。海棗。5.極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無目標地:海罵。她丟了支筆,海找。7.毫無節制地:海吃海喝。8.姓。
【晏】:1.遲:《呂氏春秋·制樂》:“早朝晏退。”2.同“宴”。
“河清海晏”的反義詞
“河清海晏”的近義詞
“河清海晏”的相關成語
“河清海晏”的關聯成語
河字的成語
清字的成語
海字的成語
晏字的成語
河開頭的成語
清開頭的成語
海開頭的成語
晏開頭的成語
he的成語
qing的成語
hai的成語
yan的成語
hqhy的成語
河清什么什么的成語
河什么海什么的成語
河什么什么晏的成語
什么清海什么的成語
什么清什么晏的成語
什么什么海晏的成語
“河清海晏”造句
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人們都希望過風調雨順、河清海晏的日子。
國家繁榮,人民安居樂業,河清海晏的日子不遠了。
宮門口有一副楹聯,寫著“物阜民安母儀著千秋赫濯,河清海晏圣德回萬頃波瀾”,字字入石三分,傳遞著“物阜”與“民安”的祈請。
如果沒有日本*子,國家昌盛繁榮,河清海晏,家人團聚,那該多好!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卷過來。
大清河清海晏、國富民豐、何來的戰亂波動。
自此,天道運轉,六道輪回,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河清海晏乾坤凈,世世安居盤古中。
雨順風調,愿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余年。
正是由于大唐現今無內憂外患,河清海晏,所以張允文能夠拋開工作,悠閑的帶著家小游山玩水的原因。
于是海內太平,河清海晏,百姓安享太平盛世之福。
* 河清海晏的意思 河清海晏的成語解釋 河清海晏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