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邑大都的意思 通邑大都的讀音和出處
- 通
- 邑
- 大
- 都
- 成語名稱:
- 通邑大都
- 成語拼音:
- [tōng yì dà dōu]
- 成語解釋:
- 同“通都大邑”。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 成語例句:
- 宋·曾鞏《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自通邑大都至于荒陬海聚,無變容動色之慮。”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泛指大城市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通邑大都
- 英文翻譯:
- metropolis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通邑大都”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高中生成語 T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通邑大都”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邑】: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2.縣。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都】:[dōu]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4.姓。
“通邑大都”的近義詞
“通邑大都”的相關成語
“通邑大都”的關聯成語
通字的成語
邑字的成語
大字的成語
都字的成語
通開頭的成語
邑開頭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都開頭的成語
tong的成語
yi的成語
da的成語
dou的成語
tydd的成語
通邑什么什么的成語
通什么大什么的成語
通什么什么都的成語
什么邑大什么的成語
什么邑什么都的成語
什么什么大都的成語
“通邑大都”造句
《報任安書》謂“傳之其人通邑大都”(案:“通邑大都”指京師),正與《自序》“副在京師”相互發明。
晉商瘋狂地湊份子,在中國通邑大都營建能唱歌跳舞、能喝茶吃飯的“招待所”。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補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醯醬千瓨,漿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販谷糶千鍾,薪。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這個功勞,不說它彪炳千古,至少也是恩澤后人的。
此泰西各國通邑大都,所以有赤十字會之設,延聘名師,專為講授一切救傷拯危之法,使人人通曉,遇事知所措施;救濟之功,成效殊溥。
因為公正地為李陵辯護而被處死刑,司馬遷選擇羞于啟齒的宮刑“隱忍茍活”,只為了“草創未就”的文章能夠“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 通邑大都的意思 通邑大都的成語解釋 通邑大都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