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邑字的成語 (8個)
-
1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 成語解釋: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小城鎮,也有忠信的人。指處處都有賢人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2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成語拼音:
-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
- 成語解釋: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戶人家的小城鎮,也有忠信的人。指處處都有賢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
3
通都大邑
- 成語拼音:
- tōng dū dà yì
- 成語解釋: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4
通都巨邑
- 成語拼音:
- tōng dōu jù yì
- 成語解釋:
- 同“通都大邑”。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致家塾潘教習論朱星源小大學書》:“通都巨邑雖有大學,而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之事不問矣。”
-
5
涂歌邑誦
- 成語拼音:
- tú gē yì sòng
- 成語解釋:
- 路途邑里的人全都歌誦。形容國泰民安、百姓歡樂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增類帝之宮,飭禮神之館,涂歌邑誦,以望屬車之塵者久矣。”
-
6
通衢大邑
- 成語拼音:
- tōng qú dà yì
- 成語解釋:
- 同“通都大邑”。
- 成語出處:
- 清·王瑬《鈔幣議》:“又令通衢大邑設立官局,民以他省鈔至者,驗明準其換本省鈔行用。”
-
7
通邑大都
- 成語拼音:
- tōng yì dà dōu
- 成語解釋:
- 同“通都大邑”。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誠以著此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
-
8
邑犬群吠
- 成語拼音:
- yì quǎn qún fèi
- 成語解釋:
- 邑:鄉邑。鄉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對不理解的觀點進行群起攻擊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章·懷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 邑的成語,帶邑字的成語,包含邑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