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謂式 (5320個)
-
421
鞭長不及馬腹
- 成語拼音:
-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 成語解釋:
- 及:到。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
422
半籌不納
- 成語拼音:
- bàn chóu bù nà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 成語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
423
百川朝海
- 成語拼音:
- bǎi chuān cháo hǎi
- 成語解釋:
- 眾水奔流趨向大海。多比喻無數分散的事物都匯集到一處。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謙之無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遠,無不到者。”
-
424
百川歸海
- 成語拼音:
- bǎi chuān guī hǎi
- 成語解釋: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425
剝床及膚
- 成語拼音:
- bō chuáng jí fū
- 成語解釋:
- 剝: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剝落、爛;及:到。原指損害及于肌膚。后形容迫切的災害或深切的痛苦。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義烏縣減酒額記》:“剝床及膚,其憂豈不在民乎!”
-
426
病從口入
- 成語拼音:
- bìng cóng kǒu rù
- 成語解釋:
- 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又作“病由口入”。
- 成語出處:
-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427
八窗玲瓏
- 成語拼音:
- bā chuāng líng lóng
- 成語解釋:
- ①指四壁窗戶軒敞,室內通徹明亮。②比喻通達明澈的修養境界。
- 成語出處:
- 唐 盧綸《賦得彭祖樓送楊德宗歸徐州幕》詩:“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
-
428
百辭莫辯
- 成語拼音:
- bǎi cí mò biàn
- 成語解釋:
- 用任何話語都無法辯白。
- 成語出處:
- 魯迅《準風月談·后記》:“被責難者處于時勢潮流之下,百辭莫辯,辯則反動更為證實。”
-
429
百草權輿
- 成語拼音:
- bǎi cǎo quán yú
- 成語解釋:
- 權輿:草木萌芽狀態。指花草萌芽,春天到來
- 成語出處:
- 《大戴禮記·誥志》第九卷:“于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
-
430
敗材傷錦
- 成語拼音:
- bài cái shāng jǐn
- 成語解釋:
- 敗:破舊,腐爛;傷:妨礙;錦:絲織品的類名。用破敗的材料會傷害美好的錦緞。比喻用人不當會傷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劉玄傳》:“敗材傷錦,所宜至慮。”
-
431
辯才無礙
- 成語拼音:
- biàn cái wú ài
- 成語解釋:
-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 成語出處:
- 《大乘起信論》:“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
-
432
辯才無閡
- 成語拼音:
- biàn cái wú hé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顯證一乘,宣揚三慧,辯才無閡,游戲神通。”
-
433
兵出無名
- 成語拼音:
- bīng chū wú míng
- 成語解釋:
- 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亦泛指行事無正當理由。《漢書·高帝紀》:“兵出無名,事故不成。”《晉書·石勒傳》:“昔赤眉、黃巾橫逆宇宙,所以一旦敗亡者,正以兵出無名,聚而為亂。”亦作“師出無名”。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王書》:“辱告,承上黨殿下及匹婁
- 成語出處:
- 《漢書·高帝紀》:“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
434
報仇心切
- 成語拼音:
- bào chóu xīn qiè
- 成語解釋:
- 急于要報仇雪恨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躊躇千百萬遍,終是報仇心切,只得寧耐,看個居止下落,再作區處。”
-
435
彼此一樣
- 成語拼音:
- bǐ cǐ yī yàng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436
筆參造化
- 成語拼音:
- bǐ cān zào huà
- 成語解釋:
- 造化:創造化育。一支筆參與了創造化育。形容文筆高妙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筆參造化,學究天人。”
-
437
悲從中來
- 成語拼音:
- bēi cóng zhōng lái
- 成語解釋:
- 中:內心。指悲傷的感情從內心發出來
- 成語出處:
- 嚴秀《哀吳晗》:“我看了吳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跡,不禁廢書而嘆,悲從中來。”
-
438
寶刀不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bù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0回:“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439
百動不如一靜
- 成語拼音:
-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尋思,百動不如一靜的。”
-
440
鼻端出火
- 成語拼音:
- bí duān chū huǒ
- 成語解釋:
-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 成語出處:
- 見“鼻頭出火”。
* 主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