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謂式 (5320個)
-
441
百端待舉
- 成語拼音:
- bǎi duān dài jǔ
- 成語解釋:
- 端:頭;頭緒;待:等待;舉:舉辦;做。很多事情要興辦。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草案的要點》:“經濟建設是百端待舉,但須有緩急輕重之分。”
-
442
百端交集
- 成語拼音:
- bǎi duān jiāo jí
- 成語解釋:
- 無數感想交互匯集,形容感慨萬千。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衛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茍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
-
443
百堵皆作
- 成語拼音:
- bǎi dǔ jiē zuò
- 成語解釋:
- 堵:墻;作:興建。許多房屋同時建造。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鴻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
-
444
筆大如椽
- 成語拼音:
- bǐ dà rú chuán
- 成語解釋:
-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頂的木桿。筆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筆。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
445
鼻端生火
- 成語拼音:
- bí duān shēng huǒ
- 成語解釋:
- 以之形容馬行疾速。
- 成語出處:
- 語出《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覺耳后生風,鼻頭出火。”
-
446
筆底生花
- 成語拼音:
- bǐ dǐ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文章寫得生動、出色
- 成語出處:
- 謝冕《遠方的星》:“有的同學則富于想象,筆底生花,具有當詩人的氣質。”
-
447
白藋同心
- 成語拼音:
- bái diào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羨榮華的品節。
- 成語出處:
- 北周 庾信《竹杖賦》:“秋藜促節,白藋同心。終堪荷蓧,自足驅禽。”
-
448
伯道無兒
- 成語拼音:
- bó dào wú ér
- 成語解釋:
- 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
449
寶刀未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wèi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450
兵多者敗
- 成語拼音:
- bīng duō zhě bài
- 成語解釋:
- 指兵卒過多的軍隊,常常會吃敗仗,因為兵將各有所恃,號令不齊。
- 成語出處:
- 清 趙翼《陔馀叢考》:“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差兵過多則號令不齊,氣勢不貫,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
451
抱負不凡
- 成語拼音:
- bào fù bù fán
- 成語解釋:
- 抱負:遠大的志向。指有遠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績溪縣尉樓君墓志銘》:“念吾兄抱負不凡,不見于用。”
-
452
百廢備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bèi jǔ
- 成語解釋:
- 舉:興辦。一切被廢置的事情全部都興辦起來。形容建設事業興旺發達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杭州富陽縣重修文廟學宮記》:“明年六月,百廢備舉,廟有新室,學有新含。”
-
453
白發蒼顏
- 成語拼音:
- bái fà cāng yán
- 成語解釋:
- 頭發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五筆 白蘇詩紀年歲》:“白發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
454
百凡待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án dài jǔ
- 成語解釋:
- 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 成語出處:
- 平佚《臨時政府成立記》:“而滬軍陳都督,復以民軍倡義伊始,百凡待舉,無總機關以代表全國,外人疑慮,交涉為難。”
-
455
百廢待興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dài xīng
- 成語解釋:
- 興:興辦。許多已被廢置的事情都需要興辦。形容面臨著一場大規模的建設事業;有許多事要做。
- 成語出處:
- 王穎《海外赤子》:“百廢待興,一下子怎么能抓得過來?”
-
456
八方呼應
- 成語拼音:
- bā fāng hū yìng
- 成語解釋:
- 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應;彼此配合。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上下串連,八方呼應,以天下大亂、取而代之、逐步實行、終成大業為時局估計和最終目的者,到底只有較少人數。”
-
457
百廢具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jù jǔ
- 成語解釋:
- 指許多被廢置的事業都等著興辦。同“百廢俱舉”。
- 成語出處:
- 宋 王明清《揮麈錄》卷一:“吳明可帥會稽,百廢具舉,獨不傳書。”
-
458
百廢俱舉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jù jǔ
- 成語解釋:
-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成語出處:
- 《續資治通鑒 宋理宗紹定五年》:“了翁(魏了翁)乃葺其城樓櫓雉堞,增置器械,教習牌手,申嚴軍律……居數月,百廢俱舉。”
-
459
百廢俱興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jù xīng
- 成語解釋:
- 俱:全;都。一切被廢置的事情都興辦起來。形容各項事情方興未艾。也作“百廢俱舉”。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
-
460
百廢具興
- 成語拼音:
- bǎi fèi jù xīng
- 成語解釋:
- 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建原廟以安祖考,正六宮而修典刑,百廢具興,多士爰集。”
* 主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