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241

    腹誹

    成語拼音:
    fù fěi xīn bàng
    成語解釋:
    懷不滿,暗中發泄。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腹誹而謗。”
    242

    忿然作色

    成語拼音:
    fèn rán zuò sè
    成語解釋:
    因忿怒而變了臉色。
    成語出處:
    孫臏《孫臏兵法 威王問》:“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則也。”
    243

    匪夷所思

    成語拼音:
    fěi yí suǒ sī
    成語解釋: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所想象出來的。形容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成語出處: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244

    付之一笑

    成語拼音:
    fù zhī yī xiào
    成語解釋:
    用一笑來回答。表示不值得會。
    成語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三》:“以此知《義海》、《西清》寡陋,而妄為之說,可付之一笑。”
    245

    肝腸寸斷

    成語拼音:
    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語解釋:
    肝臟和腸子好像被寸寸斬斷一樣。形容萬分悲痛。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246

    骨鯁在喉

    成語拼音:
    gǔ gěng zài hóu
    成語解釋:
    鯁:魚骨。魚骨等小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里有話;不說出來就非常難受。
    成語出處:
    清 袁枚《與金匱令書》:“仆明知成事不說,既往不咎,而無如聞不慊事,如骨鯁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247

    聽聞

    成語拼音:
    hài rén tīng wén
    成語解釋:
    駭:驚嚇;震驚。指使聽了非常吃驚。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聽聞,壞術。”
    248

    驚魂未定

    成語拼音:
    jīng hún wèi dìng
    成語解釋:
    驚魂:受驚嚇的靈。形容受驚嚇后;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
    249

    絞盡腦汁

    成語拼音:
    jiǎo jìn nǎo zhī
    成語解釋:
    絞:擠;用;盡:完。形容用盡了機;想盡了一切辦法。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顯出絞盡腦汁的樣子,替她思索。”
    250

    見景生情

    成語拼音: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成語解釋:
    看到眼前景而引起某種聯想或感慨,也指隨機應變
    成語出處:
    元 宮天挺《七里灘》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藍山如黛,不由我見景生情,睹傷懷。”
    251

    眷眷之

    成語拼音:
    juàn juàn zhī xīn
    成語解釋:
    眷眷:愛戀。依戀不舍之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下》:“既定漢室,建立明主,眷眷之,豈有異哉。”
    252

    見獵

    成語拼音:
    jiàn liè xīn xǐ
    成語解釋:
    看見別打獵而感到高興。比喻看見某種情況觸動自己原有的愛好;不免躍躍欲試。
    成語出處:
    《二程全書》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
    253

    急如星火

    成語拼音:
    jí rú xīng huǒ
    成語解釋: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閃而過的流星一樣。形容非常緊急。
    成語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54

    鏤骨銘肌

    成語拼音:
    lòu gǔ míng jī
    成語解釋: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感激之詞。
    成語出處:
    唐·元稹《謝準朱書撰田弘正碑文狀》:“空懷感涕之,未獲殺身之所,無任感恩思報,鏤骨銘肌之至。”
    255

    冥思苦索

    成語拼音:
    míng sī kǔ suǒ
    成語解釋:
    冥:深沉;苦:盡力地;用地。冥思:深沉地考慮。深沉而費地思索。多形容不作實地調查研究單憑主觀想象而絞盡腦汁地想象問題。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外編二》:“謝靈運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256

    怒火中燒

    成語拼音:
    nù huǒ zhōng shāo
    成語解釋:
    中:中。怒火在中燃燒。形容極端憤怒。
    成語出處:
    宋 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257

    念念不忘

    成語拼音:
    niàn niàn bù wàng
    成語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其言于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258

    惱羞成怒

    成語拼音:
    nǎo xiū chéng nù
    成語解釋:
    惱:氣惱;羞:羞臊。指由于氣惱、羞臊而大怒。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那撫臺見是如此,知道王協臺有瞧他不起,一時惱羞成怒。”
    259

    拍手稱快

    成語拼音: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語解釋:
    拍著手喊痛快。形容們因正義得到伸張;公憤得到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說起他死得可憐,無不垂涕。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260

    魄散魂飛

    成語拼音:
    pò sàn hún fēi
    成語解釋:
    同“魂飛魄散”。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補漏遲,只著我魄散魂飛。”明·徐霖《繡襦記》第三十出:“聽說罷悲痛,駭得我魄散魂飛似癡。”
    * 人物心理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