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
281
應付自如
- 成語拼音:
- yìng fù zì rú
- 成語解釋:
-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經歷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
282
仰觀俯察
- 成語拼音:
- yǎng guān fǔ chá
- 成語解釋:
- 仰:抬起頭;俯:低下頭,彎下腰。指多方或仔細觀察。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283
游目騁懷
- 成語拼音:
- yóu mù chěng huái
- 成語解釋:
-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成語出處: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284
怡然自得
- 成語拼音:
- yí rán zì dé
- 成語解釋:
-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樂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
285
怨天尤人
- 成語拼音:
- yuàn tiān yóu rén
- 成語解釋:
- 怨恨天命;責怪別人(怨:怨恨;天:這里指命運;尤:責怪;歸罪)。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
286
躍躍欲試
- 成語拼音:
- yuè yuè yù shì
- 成語解釋: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
287
摘膽剜心
- 成語拼音:
- zhāi dǎn wān xīn
- 成語解釋:
-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將膽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三折:“再休放來生債,啼哭的摘膽剜心,傷情無奈。”
-
288
指揮若定
- 成語拼音:
- zhǐ huī ruò dìng
- 成語解釋:
- 指揮調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從容不迫;很有把握。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
289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成語拼音:
- zhǐ kě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
- 成語解釋:
- 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
290
愛莫能助
- 成語拼音:
- ài mò néng zhù
- 成語解釋:
-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
291
不寒而栗
- 成語拼音:
- bù hán ér lì
- 成語解釋:
- 寒:寒冷;栗:發抖。不是因為寒冷而發抖。形容恐懼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
292
抱恨終天
- 成語拼音:
- bào hèn zhōng tiān
- 成語解釋:
- 抱恨:懷著遺憾;終天:終生。懷著極大的遺憾;一直到死。
- 成語出處:
- 元 姚燧《中書左丞李公家廟碑》:“吾不得以時喪先公,既抱恨于終天,今復棄養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
293
不足為奇
- 成語拼音:
- bù zú wéi qí
- 成語解釋:
-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多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新奇之處。也作“不足為怪”。
- 成語出處:
- 宋 畢仲游《祭范德孺文》:“人樂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則公不足為奇。”
-
294
春風得意
- 成語拼音:
- chūn fēng dé yì
- 成語解釋:
- 春風:春天和煦的風;得意:愿望得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和暖的春風使人覺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進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稱進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謀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歡暢。
- 成語出處: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295
乘興而來
- 成語拼音:
- chéng xīng ér lái
- 成語解釋:
- 興沖沖地來到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徽之傳》:“人問其故,徽之曰:‘本乘興而來,興盡而反,何心見安道邪?’”
-
296
察言觀色
- 成語拼音:
- chá yán guān sè
- 成語解釋:
- 察;觀:仔細看;言:話;色:臉色。琢磨別人說的話;觀察人的臉色。以揣度對方的心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
297
耳目一新
- 成語拼音:
- ěr mù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咸日耳目更新。”
-
298
果不其然
- 成語拼音:
- guǒ bù qí rán
- 成語解釋:
-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發展變化跟預料的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說:‘姑老爺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銀子送上門來給他用,只怕姑老爺還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
299
回腸九轉
- 成語拼音: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成語解釋:
- 好象腸子在旋轉。形容內心痛苦焦慮已極。
- 成語出處:
- 《柳蔭記》:“難壞人這陣無計想,好叫人回腸九轉無主張。”
-
300
行號巷哭
- 成語拼音:
- háng háo xiàng kū
- 成語解釋:
- 行:路;號:大聲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們極度悲哀。
- 成語出處:
- 晉·劉琨《勸進表》:“茍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
* 人物心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