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人物心理的成語 (888個)

    261

    牽腸掛肚

    成語拼音:
    qiān cháng guà dù
    成語解釋: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后去,喪魄銷魂。”
    262

    氣急敗壞

    成語拼音:
    qì jí bài huài
    成語解釋: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慌張失措的樣子。形容羞怒、狼狽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只見數個小嘍羅氣急敗壞,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263

    所指

    成語拼音:
    qiān rén suǒ zhǐ
    成語解釋:
    指:指責。許多在指責。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里諺曰:‘千所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
    264

    憂天

    成語拼音:
    qǐ rén yōu tiān
    成語解釋: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天塌陷。杞國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成語出處: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國有,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265

    之憂

    成語拼音:
    qǐ rén zhī yōu
    成語解釋:
    同“杞憂天”。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7回:“這是賢弟關太切,所以有杞之憂。”
    266

    柔腸寸斷

    成語拼音:
    róu cháng cùn duàn
    成語解釋:
    柔軟的腸一寸一寸地斷開了。形容女子的憂愁苦悶。
    成語出處:
    清 沙張白《再來詩讖記》:“先夫之亡,妾柔腸寸斷。”
    267

    熱血沸騰

    成語拼音:
    rè xuè fèi téng
    成語解釋:
    形容情緒高昂;激動不已。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樣地受感動,怎樣地熱血沸騰。”
    268

    若有所失

    成語拼音:
    ruò yǒu suǒ shī
    成語解釋:
    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似的。形容神情悵惘;神不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則鄙吝之已復生矣。”南朝 梁 劉孝標注:“悵然若有所失。”
    269

    如坐云霧

    成語拼音:
    rú zuò yún wù
    成語解釋:
    象坐在云里霧里。比喻頭腦糊涂,不能辨析事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及有兇吉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
    270

    神不守舍

    成語拼音:
    shén bù shǒu shè
    成語解釋:
    神:精神;神;舍:本為房屋;這里指的軀體。精神不守在軀體里。形容精神不集中;神極不安定。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疲乏之極,神不守舍。”
    271

    搜腸刮肚

    成語拼音:
    sōu cháng guā dù
    成語解釋:
    比喻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成語出處:
    明 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只覺得口內生煙。”
    272

    少見多怪

    成語拼音:
    shǎo jiàn duō guài
    成語解釋: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成語出處:
    漢 牟融《惑論》:“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273

    手足無措

    成語拼音:
    shǒu zú wú cuò
    成語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274

    通幽洞微

    成語拼音:
    tōng yōu dòng wēi
    成語解釋:
    通曉、洞察幽深而細微的道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佛光滿禪師法嗣》:“并鉤深索隱,通幽洞微。”
    275

    聞風喪膽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sàng dǎn
    成語解釋:
    聽到一些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極度恐懼。喪膽:嚇破膽。
    成語出處:
    唐 李德裕《授張仲武東面招撫回鶻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虜之術;豈止聞風破膽,益堅慕義之。”
    276

    五體投地

    成語拼音:
    wǔ tǐ tóu dì
    成語解釋:
    五體:頭和四肢;投地:著地。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原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種致敬儀式。后比喻悅誠服或敬佩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梁書 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
    277

    聞一知十

    成語拼音:
    wén yī zhī shí
    成語解釋:
    聽到一點就能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278

    罔知所措

    成語拼音:
    wǎng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罔:不。知:知道。措:安置、處置。不知道怎幺處好。多指對突然發生的情況無法應付。亦作“罔知所厝”。
    成語出處:
    唐·白行簡《李娃傳》:“生惶惑發狂,罔知所措。”
    279

    胸中無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里沒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280

    胸中有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里有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 人物心理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