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義詞的成語 (541個)
-
481
舍本逐末
- 成語拼音:
- shě běn zhú mò
- 成語解釋:
- 拋棄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
482
三長兩短
- 成語拼音:
-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活命。”
-
483
書畫卯酉
- 成語拼音:
- shū huà mǎo yǒu
- 成語解釋:
- 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依舊每日縣中書畫卯酉,聽候差使。”
-
484
上和下睦
- 成語拼音:
- shàng hé xià mù
- 成語解釋:
- 謂長幼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相處得很好。
- 成語出處:
-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常則是戶靜門清,上和下睦,立計成家,眾口流傳。”
-
485
舍己為人
- 成語拼音:
- shě jǐ wèi rén
- 成語解釋:
- 舍棄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吾與點也。”朱熹集注:“初無舍己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
486
上陵下替
- 成語拼音:
- shàng líng xià tì
- 成語解釋:
- 同“下陵上替”。
- 成語出處:
- 《隋書·煬帝紀》:“上陵下替,綱維靡立。”
-
487
松喬之壽
- 成語拼音:
- sōng qiáo zhī shòu
- 成語解釋:
- 松喬:神話中仙人赤松子與王子喬。指長生不老。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魏征傳》:“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
-
488
圣神文武
- 成語拼音:
- shèng shén wén wǔ
- 成語解釋:
- 稱頌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詞。
- 成語出處:
- 《書 大禹謨》:“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
489
生拖死拽
- 成語拼音:
- shēng tuō sǐ zhuāi
- 成語解釋:
- 形容強行拖扯。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遂打了個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
490
上替下陵
- 成語拼音:
- shàng tì xià líng
- 成語解釋:
- 同“下陵上替”。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禮儀志》:“若君亡君之威,臣亡臣之儀,上替下陵,此謂大亂。”
-
491
上下交困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jiāo kùn
- 成語解釋:
- 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食貨志一》:“以中國所有財產抵借外債,積數十年不能清償。攤派加捐,上下交困。”
-
492
上下其手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qí shǒu
- 成語解釋:
- 比喻暗中勾結;隨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成語出處: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493
上下同門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tóng mén
- 成語解釋:
- 上下:指上一輩與下一輩。姑婿與侄婿的互稱。
- 成語出處:
- 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仆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知舉,門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上下門生。”自注:“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上下同門。”
-
494
上下同心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上下一心。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自成雖然新遭大敗,但此人百折不撓,銳意進取,加之重要將領均在,上下同心,親密無向,又善于整飭軍紀,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難。”
-
495
上下同欲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tóng yù
- 成語解釋:
-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
496
上下一心
- 成語拼音:
- shàng xià yī xīn
- 成語解釋:
- 上上下下一條心。
- 成語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
497
天長地久
- 成語拼音: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成語解釋:
- 像天地一樣長久永恒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498
天地經緯
- 成語拼音:
- tiān dì jīng wěi
- 成語解釋:
- 指天地間理所應當、無可非議的道理。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
499
天昏地暗
- 成語拼音:
- tiān hūn dì àn
- 成語解釋: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
500
聽天由命
- 成語拼音: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成語解釋:
- 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作主觀努力;這是一種宿命論思想。聽:任憑;由:順隨。
- 成語出處:
- 清 無名氏《說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樓上,拋球擇婿,對天祝道:‘姻緣聽天由命。’”
* 反義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