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式的成語 (1463個)
-
481
安安靜靜
- 成語拼音:
- ān ān jìng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成語出處: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482
矮矮胖胖
- 成語拼音:
- ǎi ǎi pàng pàng
- 成語解釋:
- 又矮又胖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痹一類的病,留下了痼疾。”
-
483
安安穩穩
- 成語拼音:
- ān ān wěn wěn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安定穩當。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
484
安安逸逸
- 成語拼音:
- ān ān yì yì
- 成語解釋:
- 安閑舒適,自由自在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給他娶了親,原想大家安安逸逸的過日子,不想命該如此,偏偏娶的嫂子又是一個不安靜的,所以哥哥躲出門的。”
-
485
骯骯臟臟
- 成語拼音:
- āng āng zāng zāng
- 成語解釋:
- 不干凈。比喻卑鄙、丑惡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顏料染得很不均勻,給人一種骯骯臟臟的感覺。”
-
486
顛顛倒倒
- 成語拼音:
- diān diān dǎo dǎo
- 成語解釋:
-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 成語出處:
- 《朱子全書》卷六:“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一向盡要理會,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沒頓放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彼此夙緣,顛顛倒倒,皆非偶然也。”
-
487
浩浩蕩蕩
- 成語拼音: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水勢洶涌廣闊浩大。后形容規模宏大;氣勢雄壯。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
488
浩浩湯湯
- 成語拼音:
-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 成語解釋:
- 猶浩浩蕩蕩。指水勢壯闊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
489
慌慌張張
- 成語拼音: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舉止慌亂;不穩重。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身上穿得整整齊齊,腳兒走得慌慌張張,望著園門欲進不進的。”
-
490
嘮嘮叨叨
- 成語拼音:
- lāo lāo dāo dāo
- 成語解釋:
- 說話啰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 成語出處:
- 宋 鄭思肖《答吳山人問遠游觀地理書》:“古人胸中高明,一見便了……未若后世嘮嘮叨叨,支支離離,棄本逐末,侈為乖謬。”
-
491
踉踉蹌蹌
- 成語拼音: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成語解釋: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
-
492
拉拉雜雜
- 成語拼音:
- lā lā zá zá
- 成語解釋:
- 雜亂無條理。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11回:“但耳朵邊已拉拉雜雜爆得怪響,倒像放幾千萬炮章一般,頭上火星亂打下來。”
-
493
渺渺茫茫
- 成語拼音:
- miǎo miǎo máng máng
- 成語解釋:
- 遼闊無際的樣子,也指模糊不清楚
- 成語出處:
- 明 劉基《六幺令》詞:“追尋疇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
494
裊裊娜娜
- 成語拼音:
- niǎo niǎo nuó n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一回:“那簇人歇下轎,養娘扶女子出了轎,徑望艮岳門內,裊裊娜娜,妖妖嬈嬈走進去。”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回:“正自沒個消息,忽見松陰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蘭,裊裊娜娜而來。”
-
495
期期艾艾
- 成語拼音:
- qī qī ài 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丞相列傳》:“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鄧艾口吃,語稱艾艾。”
-
496
灑灑瀟瀟
- 成語拼音:
- sǎ sǎ xiāo xiāo
- 成語解釋:
- 猶言凄凄涼涼。又言落落大方。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灑灑瀟瀟裁蝶翹,飄飄蕩蕩剪鵝衣。團團滾滾隨風勢,迭迭層層道路迷。”
-
497
條條框框
- 成語拼音:
-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 成語解釋:
- 被認為是過了時的或被認為是與所謀求的發展相抵觸并起妨礙作用的理論、概念或實踐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思想一僵化,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
-
498
洋洋灑灑
- 成語拼音:
- yáng yáng sǎ sǎ
- 成語解釋:
- 灑灑:連綿不斷的樣子。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長或談話連綿不斷。也形容才思充沛;寫起來很暢快。
- 成語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灑灑文字。”
-
499
戰戰惶惶
- 成語拼音:
-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戒慎畏懼貌。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
500
詹詹炎炎
- 成語拼音:
- zhān zhān yán yán
- 成語解釋:
-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狀。
- 成語出處:
-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
* ABB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