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澤而漁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在城濮與楚國對峙,他問狐偃如何勝強大的楚軍。狐偃獻計用欺騙的辦法。他又問雍季如何處理,雍季說用欺騙的辦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魚,到第二年就沒魚捉了,打仗還是要靠實力。晉文公綜合他們意見取得勝利。 【出處】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義賞》 【解釋】澤: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作長遠打算
- 成語名稱:
- 竭澤而漁
- 成語拼音:
- jié zé ér yú
- 成語解釋:
-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 典故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 成語例句:
- 另外的錯誤觀點,就是不顧人民困難,只顧政府和軍隊的需要,竭澤而漁,誅求無已。
- 竭澤而漁的詳細解釋
* 竭澤而漁的故事: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在城濮與楚國對峙,他問狐偃如何勝強大的楚軍。狐偃獻計用欺騙的辦法。他又問雍季如何處理,雍季說用欺騙的辦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魚,到第二年就沒魚捉了,打仗還是要靠實力。晉文公綜合他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