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弟子的成語 (25個)
-
1
弟子孩兒
- 成語拼音:
- dì zǐ hái ér
- 成語解釋: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2
入室弟子
- 成語拼音:
- rù shì dì zǐ
- 成語解釋:
- 入室:到家;弟子:學生,徒弟。指學問技能得師傳達到高深境地的學生或門徒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3
梨園子弟
- 成語拼音:
- lí yuán zǐ dì
- 成語解釋:
- 見“梨園弟子”。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
4
天女散花
- 成語拼音:
- tiān nǚ sàn huā
- 成語解釋:
-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記載;以天女散花度菩薩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紛飛或拋灑東西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維摩經 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
5
入孝出悌
- 成語拼音:
- rù xiào chū tì
- 成語解釋:
-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漢·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6
高業弟子
- 成語拼音:
- gāo yè dì zǐ
- 成語解釋:
- 高業:高才。指優秀的門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鄭玄傳》:“馬融門徒四百余人,升堂進者五十余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于玄。”
-
7
梨園弟子
- 成語拼音:
- lí yuán dì zǐ
- 成語解釋:
- 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戲劇演員。
- 成語出處:
- 唐 王昌齡《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弟子和《涼州》。”
-
8
得意門生
- 成語拼音:
- dé yì mé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最受老師欣賞的學生。門生;古代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他雖和咱們滿洲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
-
9
骨肉離散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lí sàn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10
骨肉相親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xiāng qīn
- 成語解釋: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輕重》:“兄弟相戚,骨肉相親。”
-
11
高足弟子
- 成語拼音:
- gāo zú dì zǐ
- 成語解釋:
- 高足:高才,稱呼別人學生的敬辭。成績優異的學生。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
-
12
正法眼藏
- 成語拼音:
- zhèng fǎ yǎn cáng
- 成語解釋:
- ①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②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陳同甫書》:“蓋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兩般看,此是千圣相傳正法眼藏。”
-
13
骨肉之親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zhī qīn
- 成語解釋: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成語出處: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
-
14
至親骨肉
- 成語拼音:
- zhì qīn gǔ ròu
- 成語解釋:
- 至親:關系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
-
15
私淑弟子
- 成語拼音:
- sī shū dì zǐ
- 成語解釋:
- 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下》:“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
16
三盈三虛
- 成語拼音:
- sān yíng sān xū
- 成語解釋:
- 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效果好,影響大。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講瑞》:“少正卯在魯,與孔子并,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出。”
-
17
薪盡火傳
- 成語拼音:
- xīn jìn huǒ chuán
- 成語解釋:
-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于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
18
善財難舍
- 成語拼音:
- shàn cái nán shě
- 成語解釋:
- 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舍。指人愛惜錢財,不愿施舍于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舍。”
-
19
骨肉私情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sī qíng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
20
骨肉團圞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tuán luán
- 成語解釋:
-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指親人離而復聚
- 成語出處:
- 明·謝讜《四喜記·瓊英入宮》:“骨肉團圞樂正濃,一封丹詔實相從,恩承淑女榮非愿,割愛雙親恨怎窮。”
* 關于弟子的成語 形容弟子的成語 描述弟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