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獨行的成語 (12個)
-
1
獨行獨斷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dú duàn
- 成語解釋:
- 同“獨斷獨行”。
- 成語出處:
- 郭希仁《從戎紀略》:“彥彪令各營于肩章均添‘四標’字樣,官長進謁皆稱邱大帥,儼然以兵馬都督自居,調遣布置,獨行獨斷。”
-
2
單槍獨馬
- 成語拼音:
- dān qiāng dú m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 蘧園《負曝閑談》第二回:“他橫豎是單槍獨馬,一無牽掛,當下由杭赴蘇,尋找了那位幫帶。”
-
3
孤舟獨槳
- 成語拼音:
- gū zhōu dú jiǎng
- 成語解釋:
- 喻單獨行動,沒人幫助。
- 成語出處:
-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四場:“怎能夠光憑這一家仇恨,個人勇敢、孤舟獨槳、匹馬單槍?”
-
4
獨斷獨行
- 成語拼音:
- dú duàn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不民主。
- 成語出處:
- 清 容閎《西學東漸記》第19章:“予已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
-
5
踽踽獨行
- 成語拼音:
- jǔ jǔ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踽踽:孤獨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孤獨無親或獨來獨往。
- 成語出處:
- 宋 張柞《祭程伊川文》:“先生踽踽獨行于世,眾乃以為遷也。”
-
6
特立獨行
- 成語拼音:
- tè lì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特:獨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
- 成語出處:
- 《禮記·儒行》:“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
7
獨行踽踽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jǔ jǔ
- 成語解釋:
- 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 成語出處:
- 《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毛傳:“踽踽,無所親也。”
-
8
獨行其道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qí dào
- 成語解釋:
- 道:信念、主張。獨自去實現自己的主張。
- 成語出處:
- 《孟子·滕文公下》:“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
9
獨行其是
- 成語拼音:
- dú xíng qí shì
- 成語解釋:
- 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 成語出處:
- 茅盾《子夜》七:“美國還不能在世界上獨行其是,尤其在東方,他有兩個勁敵。”
-
10
卓爾獨行
- 成語拼音:
- zhuó ěr dú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超越眾人,不隨俗浮沉。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東海恭王彊珙傳》:“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于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李賢注:“《前書》曰:‘卓爾不群者,河間獻王近之矣。’”
* 關于獨行的成語 形容獨行的成語 描述獨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