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百家姓的成語 (6個)
-
1
邦以民為本
- 成語拼音: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成語解釋: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種反映,認為萬民百姓是國家的根本。治國應以安民、得民作為根本。
- 成語出處:
- 《尚書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2
濟世安民
- 成語拼音:
- jì shì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太宗本紀上》:“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矣。”
-
3
謀及庶人
- 成語拼音:
- móu jí shù rén
- 成語解釋:
- 謀:計謀,商議;庶人:百姓。與老百姓商量國家大事。比喻廣泛征求意見
- 成語出處:
- 《尚書·洪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
-
4
憂國愛民
- 成語拼音:
- yōu guó ài mín
- 成語解釋:
- 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5
治國安民
- 成語拼音:
- zhì guó ān mín
- 成語解釋:
- 治:治理;安:使安定;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業的意思。治理國家;使百姓安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上》:“財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之本也。”
-
6
拯危扶溺
- 成語拼音:
- zhěng wēi fú nì
- 成語解釋:
- 溺:落水者;危:危亂,指動亂中的國家。拯救、幫助受難的百姓和動亂中的國家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73回:“豈有論道經邦之志,全無拯危扶溺之心。”
* 關于百家姓的成語 形容百家姓的成語 描述百家姓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