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肥沃的成語 (9個)
-
1
肥田沃地
- 成語拼音:
- féi tián wò dì
- 成語解釋:
- 肥沃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
-
2
沃野千里
- 成語拼音:
- wò yě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
- 成語出處:
- 《漢書·張良傳》:“夫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
-
3
天府之國
- 成語拼音:
- tiān fǔ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天府:天生的倉庫;國: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
4
天府之土
- 成語拼音:
- tiān fǔ zhī tǔ
- 成語解釋:
- 天府:天然的倉庫。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
5
膏腴之地
- 成語拼音:
- gāo yú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饒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東割膏腴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
6
變醨養瘠
- 成語拼音:
- biàn lí yǎng jí
- 成語解釋:
- 使薄酒變醇,瘠土變得肥沃。比喻改變貧窮落后面貌。
- 成語出處:
-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一:“公所到處,便能變醨養瘠,元氣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轍。”
-
7
膏場繡澮
- 成語拼音:
- gāo chǎng xiù huì
- 成語解釋:
- 謂土地肥沃,水溝縱橫。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沱西別業記》:“始吾游沱西,見其地膏場繡澮,可以稼穡。”
-
8
膏腴之壤
- 成語拼音:
- gāo yú zhī rǎng
- 成語解釋:
-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饒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東據城皋之險,割膏腴之壤。”
-
9
魚米之鄉
- 成語拼音:
- yú mǐ zhī xiāng
- 成語解釋:
- 指河流湖泊交錯;土地肥沃;盛產魚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魚米之地”。
- 成語出處:
- 唐 王脧《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諂以繒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說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 關于肥沃的成語 形容肥沃的成語 描述肥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