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舌頭的成語 (38個)
-
1
瞠目結舌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ù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 成語出處:
-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
2
鼓唇搖舌
- 成語拼音:
- gǔ chún yáo shé
- 成語解釋:
- 耍嘴皮,嚼舌頭。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們,你鼓唇搖舌的, 自己開心作戲,卻說是稱功頌德呢。”"""
-
3
張口結舌
- 成語拼音: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于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張口結舌,面紅過耳。”
-
4
搖唇鼓舌
- 成語拼音:
- yáo chún gǔ shé
- 成語解釋:
- 鼓舌:嚼舌頭;指詭辨。搖動嘴唇;鼓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
5
唇焦舌敝
- 成語拼音:
- chún jiāo shé bì
- 成語解釋:
-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頭破。形容說話太多,費盡唇舌。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焦唇乾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
6
結舌杜口
- 成語拼音:
- jié shé dù kǒu
- 成語解釋:
-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子,動彈不得。杜:堵塞。保持緘默,閉口不言。形容因恐懼而不敢說話。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
-
7
瞠目伸舌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ù shēn shé
- 成語解釋:
- 瞠:瞪著眼睛。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6回:“嚇得瞠目伸舌,險些兒成了癡呆病。”
-
8
瞠目咋舌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ù zé shé
- 成語解釋:
- 瞠:瞪著眼睛。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31回:“桂芳與文煒聽了,不由的瞠目咋舌者,竟不知于冰為何如人。”
-
9
鼓唇弄舌
- 成語拼音:
- gǔ chún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游說。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
10
鉗口結舌
- 成語拼音:
- qián kǒu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鉗口:嘴巴張不開;結舌:舌頭轉不動。形容緊閉嘴巴;不敢說話。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賢難》:“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
11
箝口結舌
- 成語拼音:
- qián kǒu jié shé
- 成語解釋:
- 結舌:舌頭轉不動。閉口不說話。形容不敢講話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乞改求諫詔書札子》:“是詔書始于求諫,而終于拒諫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結舌,非國家之福也。”
-
12
舌敝唇焦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jiāo
- 成語解釋:
- 敝:破;焦: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 成語出處: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夫差內傳》:“焦唇干舌,苦身勞力,上事群臣,下養百姓。”
-
13
舌敝唇枯
- 成語拼音:
- shé bì chún kū
- 成語解釋:
- 敝:破;枯:枯干。舌頭破爛,嘴唇干焦。形容費盡了唇舌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發刊詞》:“近時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強中國以比歐美。”
-
14
巧舌如簧
- 成語拼音: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成語解釋:
- 舌頭靈巧得像樂器里發聲的簧片一樣。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
15
齒敝舌存
- 成語拼音:
- chǐ bì shé cún
- 成語解釋:
- 牙齒都掉了,舌頭還留存。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心黜己,齒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
-
16
唇槍舌劍
- 成語拼音: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成語解釋: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
17
齒亡舌存
- 成語拼音:
- chǐ wáng shé cún
- 成語解釋:
- 亡:脫落,不存在。牙齒都掉了,舌頭還存在。比喻剛硬的容易折斷,柔軟的常能保全。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敬慎》:“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
-
18
膏唇拭舌
- 成語拼音:
- gāo chún shì shé
- 成語解釋:
- 潤滑嘴唇,拭凈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
19
鼓舌掀簧
- 成語拼音:
- gǔ shé xiān huáng
- 成語解釋:
- 掉動舌頭,掀動樂器中的簧片。謂用動人的言辭蠱惑人。
- 成語出處:
- 清·胡泉《貂裘換酒·題〈聊齋志異〉》詞:“筆墨久拋荒,懶勞神雕蟲小技,鼓舌掀簧。”
-
20
金舌弊口
- 成語拼音:
- jīn shé bì kǒu
- 成語解釋:
- 金舌:用金子做舌頭;弊:破。用金做的舌頭,說破了嘴。比喻說話很多,枉費口舌。
- 成語出處:
- 《荀子·正論》:“金舌弊口,猶將無益也。”
* 關于舌頭的成語 形容舌頭的成語 描述舌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