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唇弄舌的意思 鼓唇弄舌的讀音和出處
- 鼓
- 唇
- 弄
- 舌
- 成語名稱:
- 鼓唇弄舌
- 成語拼音:
- [gǔ chún nòng shé]
- 成語解釋:
- 鼓:撥動,振動。振動嘴唇,撥弄舌頭。形容憑口舌挑撥、煽動或進行游說。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4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
- 成語例句:
-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31回:“京內外一班官吏,又復鼓唇弄舌,搖筆成文。”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挑撥是非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皷脣弄舌
- 英文翻譯:
- Drum lips and tongu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鼓唇弄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撥動 嘴唇 撥弄 舌頭 形容 口舌 挑撥 煽動 進行
“鼓唇弄舌”的單字解釋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唇】:人或某些動物口的周圍的肌肉組織。通稱嘴唇。
【弄】:[nòng]1.手拿著、擺弄著或逗引著玩兒:他又弄鴿子去了。小孩兒愛弄沙土。2.做;干;辦;搞:弄飯。這活兒我做不好,請你幫我弄弄。把書弄壞了。這件事總得弄出個結果來才成。3.設法取得:弄點水來。4.耍;玩弄:弄手段。舞文弄墨。[lòng]小巷;胡同(多用于巷名):里弄。弄堂。一條小弄。
【舌】:1.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舌。2.鈴或鐸中的錘。
“鼓唇弄舌”的近義詞
“鼓唇弄舌”的相關成語
“鼓唇弄舌”的關聯成語
鼓字的成語
唇字的成語
弄字的成語
舌字的成語
鼓開頭的成語
唇開頭的成語
弄開頭的成語
舌開頭的成語
gu的成語
chun的成語
nong的成語
she的成語
gcns的成語
鼓唇什么什么的成語
鼓什么弄什么的成語
鼓什么什么舌的成語
什么唇弄什么的成語
什么唇什么舌的成語
什么什么弄舌的成語
“鼓唇弄舌”造句
高薪聘請、重金采訪,為郭美美鼓唇弄舌,搖旗吶喊。
老實干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鼓唇弄舌,弄虛作假的人卻可以升官,人們對工作自然就沒有積極性了。
藝術史家鼓唇弄舌談論藝術,直至把藝術談論得壽終正寢。
從此,人人都知道在程維高那里阿諛奉承、鼓唇弄舌的人吃得開,老老實實干工作的人沒用。
原以為是一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正劇,卻儼然陷于了鼓唇弄舌的“戲說”。
他們之所以能有這樣一個平安的環境,有這樣一個充裕的閑暇,有這樣一個管閑事的心情去鼓唇弄舌,都是拜法治之澤被。
* 鼓唇弄舌的意思 鼓唇弄舌的成語解釋 鼓唇弄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