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尸字的成語 (37個)
-
1
堆垛死尸
- 成語拼音:
- duī duò sǐ shī
- 成語解釋:
- 堆垛:堆積;死尸:死人尸體。比喻文章一味拾取陳腐冷僻的典故,堆砌成文
- 成語出處:
- 宋·許凱《彥周詩話》:“凡作詩若正爾填塞,謂之‘點鬼簿’,亦謂之‘堆垛死尸’。”
-
2
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 成語拼音:
- fú shī bǎi wàn,liú xuè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伏尸:橫尸在地。形容殺人眾多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
3
伏尸流血
- 成語拼音:
- fú shī liú xuè
- 成語解釋:
- 伏尸:橫尸在地。指人死亡。形容殺人眾多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主父偃傳》:“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4
焚尸揚灰
- 成語拼音:
- fén shī yáng huī
- 成語解釋:
- 見“焚骨揚灰”。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燒坯》:“其母恨禮甚,又詣弄部,請照陶和氣例,凌遲后焚尸揚灰。”
-
5
裹尸馬革
- 成語拼音:
- guǒ shī mǎ gé
- 成語解釋:
- 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尸體。形容將士戰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慨。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隴頭水》:“男兒墜地志四方,裹尸馬革固其常。”
-
6
橫尸遍野
- 成語拼音:
- héng shī biàn yě
- 成語解釋:
- 殺得到處都是尸體
- 成語出處:
-
7
掘墓鞭尸
- 成語拼音:
- jué mù biān shī
- 成語解釋:
- 挖開墳墓,鞭打尸體。形容兇惡或仇恨很深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8
諫尸謗屠
- 成語拼音:
- jiàn shī bàng tú
- 成語解釋:
- 向尸體勸諫,向屠伯指責殺牲的過失。比喻勸諫無濟于事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天對》:“幽禍挐以夸,憚褒以漁。淫嗜筏殺,諫尸謗屠。”
-
9
借尸還魂
- 成語拼音:
- jiè shī huán hún
- 成語解釋:
- 迷信傳說;人死以后靈魂可以借別人的尸體復活。比喻已經沒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或名義出現。
- 成語出處:
- 元 岳伯川《鐵拐李》楔子:“岳壽,誰想你渾家將你尸骸燒化了,我如今著你借尸還魂,尸體是小李屠,魂靈是岳壽。”
-
10
借尸還陽
- 成語拼音:
- jiè shī hái yáng
- 成語解釋:
- 猶言借尸還魂。
- 成語出處:
- 何其芳《理性與歷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還陽的話,總可以少騙幾個人吧。”
-
11
流血浮尸
- 成語拼音:
- liú xuè fú shī
- 成語解釋:
- 浮:漂浮。流的血將尸體都漂了起來。形容死傷很多
- 成語出處:
- 《越絕書·外傳記吳王占夢》:“吳師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勝數。”
-
12
馬革裹尸
- 成語拼音:
- mǎ gé guǒ shī
- 成語解釋:
-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尸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
13
馬革盛尸
- 成語拼音:
- mǎ gé shèng shī
- 成語解釋:
- 見“馬革裹尸”。
- 成語出處:
- 金·何宏中《述懷》詩:“馬革盛尸每恨遲,西山餓踣更何辭。”
-
14
寧為雞尸,無為牛從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
- 成語解釋:
-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蘇秦說韓王寧為雞尸,無為牛從。尸,主也。”
-
15
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jī shī,bù wéi niú cóng
- 成語解釋:
- 尸:主持,主管。比喻寧可做小國的主人,也不做大國的仆從。指寧可在小地方當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寧為雞尸,不為牛從。”
-
16
素餐尸位
- 成語拼音:
- sù cān shī wèi
- 成語解釋:
- 素餐:白吃飯;尸位:空占職位,不盡職守。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 成語出處:
- 《尚書 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漢 王符《潛夫論 思賢》:“虛食主祿,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驕奢,破敗而不及傳世者也。”
-
17
碎骨粉尸
- 成語拼音:
- suì gǔ fěn shī
- 成語解釋:
- 比喻把事物徹底打碎、摧毀。
- 成語出處:
- 《詩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國,用濃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來的是這樣一位巨人,他將揮起鐵拳把舊世界打個碎骨粉尸。”
-
18
尸橫遍野
- 成語拼音:
- shī héng biàn yě
- 成語解釋:
- 尸:尸體;橫:雜亂;遍:到處。尸體布滿四野;形容死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
19
尸居龍見
- 成語拼音:
- shī jū lóng xiàn
- 成語解釋:
-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尸而動如龍。
- 成語出處:
- 《莊子 在宥》:“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
20
尸居余氣
- 成語拼音:
- shī jū yú qì
- 成語解釋:
- 余氣:最后一口氣。象尸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宣帝紀》:“司馬公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 尸的成語,帶尸字的成語,包含尸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