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臼字的成語 (14個)
-
1
不落窠臼
- 成語拼音:
- bù luò kē jiù
- 成語解釋:
- 窠臼:舊框框;老套子;現成格式。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 成語出處:
- 明 胡應麟《詩藪》:“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
2
杵臼交
- 成語拼音:
- chǔ jiù jiāo
- 成語解釋:
- 指不計貧賤的交誼。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
3
杵臼之交
- 成語拼音:
- chǔ jiù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
4
炊臼之戚
- 成語拼音:
- chuī jiù zhī q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喪妻。
- 成語出處:
-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 夢》:“賈客張瞻將歸,夢炊于臼,問王生。生言:‘君歸,不見妻矣。臼中炊,固無釜也。’賈客至家,妻果卒已數月。”無釜,諧音“無婦”。
-
5
炊臼之痛
- 成語拼音:
- chuī jiù zhī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喪妻。同“炊臼之戚”。
- 成語出處:
- 清 查為仁《蓮坡詩話》卷中:“辛丑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詩甚多。”
-
6
番窠倒臼
- 成語拼音:
- fān kē dǎo jiù
- 成語解釋:
- 形容打破現成的格式
- 成語出處:
- 明 唐順之《書王龍溪致知議略》:“王老于其間又番窠倒臼,又撰出一種馭氣攝靈一息一息等語,又是一場孽怪。”
-
7
躬操井臼
- 成語拼音:
- gōng cāo jǐng jiù
- 成語解釋:
- 躬:親自;井臼:汲水舂米。指親自操持家務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年二十余,始于歸,躬操井臼,琴瑟甚調。”
-
8
臼杵之交
- 成語拼音:
- jiù chǔ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臼:石制的舂米器具。杵:舂米的木棒。臼與杵不相離。比喻非常要好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東觀漢記·吳祐傳》:“公沙穆秋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憑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
-
9
井臼躬操
- 成語拼音:
- jǐng jiù gōng cāo
- 成語解釋:
- 井:汲水;臼:舂米;躬:親自;操:從事。指親自操持家務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列女傳·周南妻傳》:“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親操井臼。”
-
10
井臼親操
- 成語拼音:
- jǐng jiù qīn cāo
- 成語解釋:
- 井:汲水;臼:舂米。指親自操作家務。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馮衍傳下》:“兒女常自操井臼。”《后漢書·滇良傳》:“(傅育)食祿數十年,秩奉盡贍給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
-
11
臼頭深目
- 成語拼音:
- jiù tóu shēn mù
- 成語解釋:
- 形容相貌丑陋。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新序·雜事》:“齊有婦人,極丑無雙,號曰無鹽女。其為人也,臼頭深目,長壯大節。”
-
12
臼灶生蛙
- 成語拼音:
- jiù zào shēng wā
- 成語解釋:
- 灶沒與水中,產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越策一》:“今城不沒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馬相食。”
-
13
親操井臼
- 成語拼音:
- qīn cāo jǐng jiù
- 成語解釋:
- 謂親自料理家務。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列女傳·周南之妻》:“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親操井臼,不擇妻而娶。”
-
14
身操井臼
- 成語拼音:
- shēn cāo jǐng jiù
- 成語解釋:
- 語本《后漢書 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后因以“身操井臼”指親自操持家務。
- 成語出處:
- 語出《后漢書·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
* 臼的成語,帶臼字的成語,包含臼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