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結尾的成語 (66個)
-
1
無大不大
- 成語拼音:
- wú dà bù dà
- 成語解釋:
- 謂極大。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這仇用不著你報,早有一位天大地大,無大不大的蓋世英雄,替你報了仇去了。”
-
2
夜郎自大
- 成語拼音:
- yè láng zì dà
- 成語解釋:
- 夜郎:漢代我國西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自大:自以為很大。比喻孤陋寡聞;妄自尊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
3
天大地大
- 成語拼音:
- tiān dà dì dà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大。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
4
此事體大
- 成語拼音:
- cǐ shì tǐ dà
- 成語解釋:
- 事體:事情。這事關系重大,牽涉面廣。亦作“茲事體大”。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讓觀察使第二表》:“此事體大,乞垂圣鑒,特降中旨。”
-
5
聲勢浩大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hào dà
- 成語解釋:
-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
6
為小失大
- 成語拼音:
- wèi xiǎo shī dà
- 成語解釋:
- 為了小利,造成巨大損失。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訴了大老爺,找你點錯處,革掉了你,你能為小失大嗎?”
-
7
智小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móu dà
- 成語解釋:
- 謂能力低下而謀劃很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庾亮傳論》:“智小謀大,昧經邦之遠圖;才高識寡,闕安國之長算。”《周書·李弼傳》:“宇文夏州才略冠世,德義可宗。侯英陳公智小謀大,豈能自保。”
-
8
知小謀大
- 成語拼音:
- zhī xiǎo móu dà
- 成語解釋:
- 指能力太差,不能勝任重大的任務。
- 成語出處:
- 《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也。”
-
9
闡揚光大
- 成語拼音:
- chǎn yáng guāng dà
- 成語解釋:
- 發揚光大,使美好的事物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擴大和提高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與焦弱侯書》:“待木之人,望兄速了業緣,以闡揚光大此學為不朽事業。”
-
10
膽如斗大
- 成語拼音:
- dǎn rú dǒu dà
- 成語解釋: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11
顧小失大
- 成語拼音:
- gù xiǎo shī dà
- 成語解釋:
- 因貪圖小利而損失大利。
- 成語出處:
- 漢·焦贛《易林·賁之蒙》:“戴盆望天,不見星辰,顧小失大,福逃墻外。”
-
12
斯事體大
- 成語拼音:
- ī shì tǐ dà
- 成語解釋:
- 斯:此;體:體制,規模。這件事性質重要,關系重大。
- 成語出處:
- 漢 班固《典引》:“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13
即小見大
- 成語拼音:
- jí xiǎo jiàn dà
- 成語解釋:
- 從小處或小事見到大道理。
- 成語出處:
- 魯迅《熱風·即小見大》:“即小見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長久不解的事來。”
-
14
牛高馬大
- 成語拼音:
- niú gāo mǎ dà
- 成語解釋:
- 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
- 成語出處:
- 《小說月報》1981年第1期:“東寧縣縣委書記劉番成長得濃眉大眼,牛高馬大。”
-
15
喜功好大
- 成語拼音:
- xǐ gōng hào dà
- 成語解釋:
- 功:功績,成就;好:愛好,喜歡。喜愛干大事,建大功業。多形容浮夸的作風
- 成語出處: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彭尚書奏折》:“喜功好大,妄逞材能。”
-
16
以小見大
- 成語拼音:
- yǐ xiǎo jiàn dà
- 成語解釋: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
17
智小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yán dà
- 成語解釋:
- 謂才智低下,說話口氣卻很大。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江夏王道宗傳》:“君集智小言大,舉止不倫,以臣觀之,必為戎首。”
-
18
知小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yán dà
- 成語解釋:
- 知:通“智”。聰明才智不濟,說話口氣卻很大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道宗傳》:“侯君集破高昌還,頗怨望。道宗嘗從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
19
才疏志大
- 成語拼音:
- cái shū zhì dà
- 成語解釋:
- 才干有限而抱負很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
-
20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 成語拼音:
-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 成語解釋:
- 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后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 成語出處:
-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 最后一個字是大的成語,大字結尾的成語